|
楼主 |
发表于 2014-6-20 2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4)神满不思睡
在灵敏的孙悟空的指使之下,这肉身沉重的唐三藏、怀着侥幸心理,接连跑了两个晚上的路,两天两夜没睡的他,一方面是困的要死,一方面是惊恐和恼怒交织,一方面是疲惫不堪。这方才度过这第二个逃跑之夜的他,马上摇桩打盹。孙悟空看见了,表示非常的难于理解。悟空说,师父您这不济!怎么你这出家人这般的辛苦莫名?你看我们哥儿几个这出家人,几天几夜不睡觉太轻松了。你比如我老孙,几千个夜晚不睡觉,也不懂什么是困倦,想当年,我在五行山下趴了将近二十万个日日夜夜,眼皮也眨巴了有超过十亿次,也没像您这样眼皮觉得抬不起来。八戒这沙僧听见了,都默默的点头表示赞同猴哥的论述。连那默默走路不吱声的白龙马,都摇头晃脑表示赞赏。
通过对比贬低了一番三藏师父之后,悟空又接着贬损三藏了:啊,老大,你就赶紧下马来吧,别让路过的人看见你这动摇西摆的可笑模样了,多丢人呐。来来来,咱们就躲到山坡下让您这呼呼大睡去。
孙悟空这番话,一方面他是不懂得人身之苦,一方面也是这里面的确有深意。这里面的深意,其实镇元大仙早就说出来了。
第一次逃跑,是孙悟空通过放瞌睡虫撂倒了清风明月二位小仙长。孙悟空的瞌睡虫,是以前他在天上当官的时候,跟天宫东门的增长天王划拳猜枚赢来的。小说没有说明他赢了几个瞌睡虫,可是只要他想用,往自家腰里一摸就能出来,似乎是要几个有几个。而且那瞌睡虫,也的确是灵物,孙悟空用指头一弹,那虫儿就精准的落在孙悟空想要它们落的地方了,而且马上发挥作用,让受众睡倒。
那大仙回来之后,就说了一句有深意的话:“成仙的人,神满再不思睡。”这句话的意思,在中国古籍中屡屡有所反映。而且,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了,孙悟空这家伙是从来不睡觉的。自从在菩提老祖那儿获得修仙的秘诀之后,他再也没有睡觉的事儿了。那么一般人睡觉是怎么回事呢?小说中也很明确的交待了:睡魔。
一般人睡觉,乃是因为有睡魔。并且,神仙如果着了睡魔,也会跟一般人一样的睡觉。而这个瞌睡虫呢,您就知道,它们就是睡魔,或者是睡魔的子裔。在古代,修道人很容易的就能达到神满不思睡的境界,甚至是一般人,如果天真完好,也很容易达到这种状态。比如中国传统的儒生们,因为孔子注重休息的技术,他们也很注重睡觉的姿态、呼吸等等。通过儒家经典中对孔子睡觉的侧面描述,修道人很容易就能猜出来,孔子可以说也在这种状态,或者是非常浅的睡眠状态。孔子学说中的主要提法,同时是修心和修身的手法,他这个修身,可不是比喻形容,是跟练武术、修道一样的改变身体。
后来的儒生们很傻,以为文人就只是玩文艺的,到了清代末年,有些极端的甚至以弱不禁风、整天脑门子上贴着治病膏药的病态为荣。而在历史上真正的文人,都是以文武双全为目标。为什么呢,因为文,本意就是纹理的意思、纹理就是脉路啊。真正的文人,是通晓天地间天机运转的脉路的,人身的脉路当然也不在话下。通了脉路的人、知晓别人脉路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通晓武的真谛。
隐约想起来一个好笑的历史故事:历史上有个杀猪的屠夫,长得比超级低俗屠夫可还要粗糙、狰狞,他想要跟一帮子文人们谈谈理想、谈谈人生,那帮家伙就耻笑他。结果这屠夫哥就火了,啪的一下子就把杀猪刀扎在桌子上,要跟那帮家伙比拼文艺。结果?结果我不说,你也能想到。这哥们才是历史上的标准文人。这个故事的具体出处我现在想不起来,有知晓的朋友烦劳提示一下。
镇元大仙前后说的话,接起来才完整:“清风、明月,却也中用。常时节,日高三丈,腰也不伸;……好仙童啊!成仙的人,神满再不思睡,却怎么这般困倦?莫不是有人做弄了他也?快取水来。”通过镇元大仙的话,可以发现,这两个年龄最小的仙童,也是日常最为贪睡的家伙,经常是睡到日上三竿还在睡大觉。但是这一天,观门大开,地上干净,似乎是他们早起床了,但是他们又在呼呼大睡,大仙因此觉得他俩睡得不正常了。反常的地方就是需要警觉的地方,因此就猜到他俩是着了道儿。于是就施展法术解了他俩的睡魔。
在镇元大仙这里的弟子们,徒弟们的修为和境界,是跟年龄表现直接挂钩的,这个看起来好象是按资历升迁、论资排辈对不对?其实完全不是。这里的徒弟们,人人都是真身在修行。他们这里身体表现的年龄,就是道果之身的形貌,跟人世间的年龄完全不一样的。
修道者讲究尽快的脱离凡俗之身的限制,只要入了门,马上就解决这最现实的肉身限制问题。而佛门就完全不同,你看那唐三藏,一直修到了圆满前的最后一刻,还是完完全全的大俗人的表现。他吃了人参果之后,没有神满不思睡,也没有可以霞举飞升,就是简单的觉得爽了那么一阵子,很快感受上就恢复原样了。表现上,照样是无能的常人一个、照样是每天拖着沉重愚昧的肉身受苦受累。
(5)一石二鸟的考验
其实吧,你看那孙悟空跟镇元大仙,两个人斗志斗勇的,越斗越开心。说他们是斗,是有点夸张,其实悟空那点小神通,在大仙眼里算是小儿科了。你看那大仙,一袖子就掳走了他们师徒一伙外带马匹行李。在人家袖子里,那悟空的本事,就完全失效,大仙从袖筒里取他们出来,就仿佛捏拿面人儿一样的轻松自在。你说就这么巨大的神通差别,大仙真的要想为难孙悟空,哪里会有他老孙讨价还价的份儿?
那么怎么孙悟空施展变换腾挪的本事,那大仙就听之任之,让孙悟空玩呗。反正是大仙看的不是孙悟空表面的顽皮凶蛮,他看的是孙悟空的出发点、评判孙悟空出发点的标准是为私还是为他。
大仙要徒弟用鞭子抽打唐三藏,行者闻言,脑筋急速运转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三藏那柔弱的小肉身、和那柔弱的小意志,三两鞭子下去,莫说哭爹喊娘,估计要他干啥就干啥了。这不行啊!这考验对一般人不算什么,对三藏可就是过于残酷了。如果我孙悟空不出面抵挡一下,那岂不是我见死不救?于是孙悟空就决定自己以身代罚,替三藏承担这一次拷打。作为修行人,这种替换是说得通的,虽然不解决实质问题。
替人受过,孙悟空出发点非常好,但是由于他的个性使然,话语到他嘴巴里就渲染上了一层傲慢和挑衅的色彩:“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
大仙一听,就心中雪亮,一方面,他看穿了悟空的内心想法,因为心中赞赏而笑了起来,一方面,他却又直言不讳的点击孙悟空言语态度上的瑕疵:“啊,这猴子真泼皮,嘴尖牙硬。好,咱就满足你,先揍他。”
打孙悟空,本来就是做戏,所以大仙任由悟空他变化神通、搞出两条熟铁腿来梆梆梆的打,这场戏是做给唐三藏看的嘛。同时也是在试炼悟空的心意,但是主要的是做给三藏看。揍了悟空三十皮鞭,没听见三藏吱声,他简直就像默默的路过打酱油的一样,似乎本来就应该悟空挨揍。大仙这看在眼里、鄙视在心里。于是乎打完悟空三十鞭子,继续来折腾唐三藏:“还该打三藏训教不严,纵放顽徒撒泼。”然后,那膂力强盛的小仙,马上就抡起鞭子来、啪啪啪抽得山响。吓得三藏在那边厢面如白纸。
悟空一听,赶紧就抢亏吃:“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哎!悟空这番心意,作为修行者、有这样的徒弟真是莫大的欣慰,作为普通人、有这样的兄弟那也是足矣。这世上,有多少人是能够为了道德伦理而主动吃苦、吃亏的呢?这样的人如果不入修行的门修上去,那这世界上就没有公平了。
这镇元大仙听了悟空这番话,知道全是肺腑之言,悟空的出发点真是太好了、赤诚,悟空的赤诚,不是简单的替人受过,替坏人受过就不是什么值得钦佩的、反而是愚人。悟空是为了保全三藏的修行中不出现他承受不了的过大的磨难、是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并且他为了维护唐三藏的取经大业、和修行大业,肯降低自己的身份和体面。要知道,在以前,悟空那是何等的骄傲,从来不肯为任何人低头的,为他自己低头都不肯的。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于是,大仙笑道:“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小仙又打了三十。行者低头看看,两只腿似明镜一般,通打亮了,更不知些疼痒。莫说孙悟空变化了两条熟铁腿供人鞭打而不知疼痛,我估计,这时候,就算他不用神通,这鞭子打到他腿上,他也会不知些痛痒。
你说吧,这时候,一向被唐三藏视为村野凶蛮的悟空,表现得很有孝意有风范、深明大义。倒是那平日一向以儒雅著称的我们的三藏哥哥,仪态尽失。等到晚上人家走光了,那长老泪眼双垂,怨他三个徒弟道:“你等闯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这是怎的起?”
你说吧,你这一天除了跑路折腾的有些劳累,这还没让你受罪呢,你就在这儿推卸责任、埋怨徒弟了。三藏这话,猛然间悟空还真反应不过来,就愣愣的直说道:“且休报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转嗟呀怎的?”
悟空这一反问,倒让三藏卡壳了,是呀,自己说的话,师出无名,端的没头没脑,于是就赶紧转移话题找借口:“虽然不曾打,却也绑得身上疼哩。”
(6)锅底打破,油漏得罄尽
要说起来,这个五庄观的难,对孙悟空来说不算大。你看他,不管大仙这伙神仙怎么设置障碍,孙悟空总能轻松脱身,不但他自己能脱身,还能拉上自己的团队一起逃跑。要不是因为唐三藏这个肉身跑不快,孙悟空他们哥儿四个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孙悟空不光是神通多,主要的原因还有他临危不乱、脑筋灵活。孙悟空的脑筋灵活,可不是我们一般人这种心眼多,他是非常有灵气的那种敏感。
当然了,敲打人参果吃的孙悟空,简直是迟钝极了,最关键的话儿,他听不到耳朵里面。这个莫只怪他,决定因素不是他,他是被决定因素。
第一次从五庄观连夜逃跑,一直跑到天亮,孙悟空兄弟四个正跑得欢呢,三藏受不了了,又困又累道:“这个猴头弄杀我也!你因为嘴,带累我一夜无眠!”于是一伙人离了路边就跑到树下呼呼大睡了。唯独孙悟空没有丝毫的懈怠,他偏有心肠,跳到树上玩耍去了。因为看见孙悟空没有睡觉也没有闭上眼睛,这大仙就不好一袖子就把他们在睡梦中掳走。只好变化成一个道人的模样,先来确认一下他们的身份。
镇元大仙变了一个行脚道人,跑到正在打坐的三藏面前问询他们来自何方,三藏如实回答,并且强调自己是路过而已。然后那大仙故作惊讶,手指头指着东面的山头,眼睛望着对面的三藏,说,哎呀老大你从东土而来,路过俺家的山头了吗?这话里有音,唐三藏没反应过来,跟着镇元大仙的话头就走了:“不知仙官是何宝山?”一看三藏着了套,大仙就安心的交底了:“万寿山五庄观,便是贫道栖止处。”悟空一听就急眼了,他心中有物的人,忙答道:“不曾!不曾!我们是打上路来的。”他的用意当然是替三藏解套的,不过已经晚了而已。
被大仙捉回五庄观之后,大仙要鞭挞唐三藏,被孙悟空顶包了,然而这孙悟空机灵,恐仙家法大,留了心眼,睁圆眼矁定,看他打那里。原来打腿,于是他就把自己两条腿变作两条熟铁腿。
第二次被大仙集体捉小鸡一样拿回五庄观,大仙要用油煎炸孙悟空,孙悟空灵敏、却又留心,挪移了一个石狮子做替身打破了大仙家的锅底,隐身模式跑在了半空中看笑话。大仙一看孙悟空跑了,心里嘿嘿的一乐:看你脚丫子再利索,也利索不过我的机谋,你呀是个风筝,线儿就牵在你家唐三藏身上。我耍不动你,我耍他!于是大仙就做出一副大怒的模样:“饶他去罢。且将唐三藏解下,另换新锅,把他扎一扎,与人参树报报仇罢。”大仙话音未落,那帮小道仙马上动手,拆解唐三藏身上的布漆,做出要油炸唐三藏状。于是逼得孙悟空不得不把自己乖乖的送回到大仙手上。
看见了吧?这一回小说中一共四处明确的提到孙悟空的机灵,他就是靠着自己的机灵,总是在死局中破局、危机中转机。凡是大仙着意的地方,孙悟空全部有事先的预感防备。但是毕竟孙悟空不如大仙层次高,大仙在一次一次的孙悟空的腾挪中,很快就捕捉到了孙悟空无法防备的空档:唐三藏。
唐三藏不悟,任由孙悟空天大的本事也是无济于事,毕竟唐三藏才是主尊、是根本。
“悟空不识镇元仙,与世同君妙更玄。”孙悟空没有人身,他只知道人参果贵重,却不知道人参果究竟贵重在何处。他只知道人参果延年益寿,却不知道如何获得人参果,就算土地神当面告诉他,他也听不到耳朵里去了,他听不懂也记不住。
“夜去朝来难脱体,淹留何日到西天!”唐三藏必须与这儿的人参果同化!至于小说为何说“夜去朝来难脱体”?下面您很快就明白了。
第二次他们被大仙掳回五庄观,大仙吩咐弟子们把长头布取十匹来。大仙道:“把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都使布裹了!”众仙一齐上前裹了。须臾,缠裹已毕。又教拿出漆来。众仙即忙取了些自收自晒的生熟漆,把他三个布裹漆漆了,浑身俱裹漆,上留着头脸在外。
我估计,这个用布匹和漆缠裹人的情节,是古往今来小说中最荒谬的一个情节了。您看出名堂没?大仙这是在寒碜他们呢!这个布裹漆封,意思不是很明显吗?是说他们三个、特别是唐三藏,不但不肯褪去常人俗念的壳,还用俗念人心,给自己缠裹起来,作茧自缚;不但作茧自缚,还自以为圆滑的处处给自己找台阶、处处推责任给别人,就好比是给自己涂一层表面光鲜的油漆。这就叫“夜去朝来难脱体”。
看见没,这修道人“骂”起人来,可比我们俗人高明多了,也内涵多了。
(7)你遇着我就该倒灶
唐三藏成功抵达修行的目的地,依靠的并非佛祖的教诲,也不是取来的三藏经籍。菩萨给他安排了修行中的种种磨难和魔难,主要用途是消除他积累的罪业,这是菩萨能安排的,菩萨不能安排的、是每一关中他应该去掉的那些俗念恶念、他究竟能不能去掉。这些全依赖于他个人。
我们往往看到,他一开始根本就不想去,甚至是掩盖、扩大。但是,他修行还有一个隐形的保护罩,这个隐形的保护罩,他几乎从未跨越,这个保护罩,不是乌巢禅师传授的心经,因为心经他往往是觉得自己理解了、却不懂得执行。
他这个隐形的保护罩是什么?就是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这个保护罩,在唐三藏需要往高层面走的时候,有时候就形成了他的障碍,有时候就成了他的保护层。不管是障碍还是保护,三藏往往都不知道的,他总是以为他是对的。传统伦理观念,重在约束人的表面行为,这种约束,不一定能保证你像修行人那样上升,但是他一定能保证你不会下降沉沦。对于修行人来说,只要不下降,只要你还走着修行的道路,那就一定会成为你上升的一个厚实的地基。
早就有研究人员认为,西游记宣扬的是释道儒三教合一,这种胡扯咱不多说了。中国传统伦理观念,集成之后体现出来就是所谓的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独立体系,他可以通向任何一门修行道路的大门,原因在于他是侧重于世间层面的秩序,也就是符合世间层面的脉路机理,跟哪一个修行法门都不冲突的,修行的法门都是高层面上的事情,他是能跟任何一个高层面学说进行无缝拼接的。
当然了,儒教信者如果不进入其他法门修道,他自己也可以自成一派的修行,只是他最大的部分是偏重于世间、看重世间。中国这种传统伦理看重世间,可并不意味着他的档次不高,恰恰相反,这意味着他的重要,就像大地一样承载着世界上所有的生物物种繁荣一样。
所以说,你能看到唐三藏他这个人,整个西行路上,他往往是遵从着这来自长安大唐国的人伦、礼仪。一直到修行的最后,他人皮脱去前的一刻,他还恪守着中国传统伦理。
孙悟空施展法术、让猪八戒跑到悬崖边上、拱倒四棵柳树化作他们四人的模样来。却被小仙的鞭子给破了功。大仙很不忿,就说,你走就走么,干嘛要用柳树来充数?柳就是留的意思,留就是走也走不脱的意思了。所以大仙就满足孙悟空的潜在需求,一袖子又把他们给掳了回来。掳回来之后,不再把他们绑在在正殿檐柱上了,却把唐僧绑在阶下矮槐树上,槐字中、是有鬼么,是有心中怀着鬼的所指。大仙要油炸孙悟空,那台下东边是一座日规台,西边是一个石狮子,孙悟空就选择了石狮子、变化了石狮子来顶包、结果打破了大仙的锅底,石狮子,意思就是实师子、真正的师父的弟子的意思,这是孙悟空对大仙的回答。那大仙惊骂道:“你这猢猴!怎么弄手段捣了我的灶?”其实这关难,考验的就是诚意,孙悟空想对了、做对了、过关了,因此自然就说:“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甚事?”孙悟空的这番赤胆忠心,让大仙一方面吃惊、一方面佩服,所以就说:“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这阶段的孙悟空,某些方面法力着实有限。要将柳树变成四人模样,就不但要念动咒语,还要咬破舌尖、把自己的血喷在上面,才能达成变化。第二天,他要将石狮子变作自己模样,也仍然要咬破舌尖、把自己的血喷在上面。这种变化,他可以真身脱离开,但是能维持的时间不长,而且,也很容易牵连到他的真身。
你看他,柳树的化身挨打了,他自己就身体上有反应,真身打噤。那柳树挨打,但是柳树又不欠什么业债,业债是唐三藏他们的,悟空要替他们开脱,那业债自然而然的就要孙悟空本人来代偿,就跟耶稣替受的罪,实际上是他的徒弟们的罪业他揽在自己身上了。孙悟空在变化前不懂这种罪业转化关系,等到他打噤了,才明白自己代偿不得、自己承受不了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仙讥笑他乡巴佬:越理欺心。大仙还说: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大仙这么自信的说,当然不是因为他神通大于孙悟空,首先是因为理在他手里攒着呢,这一层理,孙悟空是不可能越界的,孙悟空神通再大也发挥不了作用。
孙悟空千方百计的,不希望唐三藏挨揍,结果,不但三藏没有因此感念他,还加深了对孙悟空的恶念。这就叫报应,因为三藏这时候应该挨上一顿打的,孙悟空老是护着他,又没办法提高三藏的悟性,结果就是孙悟空做了一件错事,到后来孙悟空自己受了报应。
这不是不公平,这才叫公平。要是他挨了那么几鞭子、痛一痛,或许也磨灭了几分恶念、珍惜了孙悟空的苦心,说不定能明白一点,说不定就在下一关中不会发生恨逐美猴王的事情、或者下一关就不那么波折。棒头出不了孝子、只会出傻子、暴力之下人的智商会被降低、被激发的只是本能的条件反射,但是偶尔在必要的时候,却也能起到棒喝的作用。
(第二十五回完)转自天涯论坛/手机音频下载:去喜玛拉雅搜西游漫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