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提升 “四个中心”定位新北京
他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2017年5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召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出炉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根据规划,北京中心城区是“四个中心”的集中承载区。顺义、大兴、昌平、怀柔等10个周边城区,按照京津冀功能分区要求、不同承载能力和区位条件,在市域范围内实现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共同发展。
至此,北京各区功能进一步明确。
背景
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经历多次变迁
“四个中心”的确定,并不是北京第一次经历城市功能定位变迁。
2015年3月20日,被称为“长安街上最后一根烟囱”的国华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全部关停。
曾经,“强大的工业基地”是北京的“名片”。1958年,首钢“第一炉钢”炼出。同年,北京市委提出争取在5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口号。在改革开放前,北京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技术科学的中心。这也为北京埋下了沉重的老工业底子。
紧接着三十多年里,北京市户籍人口增长超过一倍,城市的宜居性也大不如昔,污染、能耗和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成为北京“工业基地”发展模式的代价。
为了扭转已经偏离的城市定位,1982年,北京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不再提“工业基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第一次“转型”。
转型之路并不容易,焦化厂、化工二厂等老工业,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通过迁徙、停产、转型等方式退出舞台。
1993年,北京城市定位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经济中心”仍然保留,在城市发展中仍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北京积累了过多的一般性功能,首都人口过快增长,接连突破确定的1000万、1250万、1800万等人口控制目标。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2004年新版规划出炉,“经济中心”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国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宜居城市”。然而,巨大的惯性让北京的“大城市病”越来越重,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退出缓慢,人口不断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