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21年的新旧对碰

时间:2013-04-18 22:56:47 来源:网络 点击:0

十年换了四拨编剧

作为中国首开先河的室内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高屋建瓴的地位和昔日辉煌已无须赘述。人们有所不知的是,时任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的郑晓龙领头策划了这部戏,播火了就想再“续”上。两年后原班人马又拍了三集贺岁篇。贺岁篇里,老陈真要退休了,余德利计划好跳槽了,抠门的老刘出钱请大家吃年夜饭,牛大姐板着的面孔温柔了,戈玲以男朋友的身份把李冬宝介绍给了她香港来的表哥万梓良。按说都圆满了吧,可时隔几年郑晓龙还觉得可以再拍,他的想法是,《人间指南》编辑部是个可以折射社会新变化、新问题的大平台,完全可以做成美剧式的季播剧,跟着时事走,常播常新。思路不错,却卡壳在编剧上,十年换了四拨编剧再也写不出原来那味儿了,可郑晓龙还是不想放弃。

从不许闹到不遗余力闹

所谓不对味儿,其实是找不到王朔味儿。《编辑部的故事》诞生在北京友谊宾馆的一间客房里,郑晓龙找当时圈里小有名气的王朔给北京电视剧中心写一部室内喜剧,王朔拿出“编辑部”的点子,正中下怀。那年代,中国有实力、有能力拍电视剧的只有两家单位,中央台电视剧中心和北京台电视剧中心。央视钱多、有实力,拍了好几部大型历史剧和古典名著,北京台钱少,但一帮人心气高,愣要比拼央视,于是看中了新兴的长篇室内连续剧。友谊宾馆的策划会上,郑晓龙跟几位编剧分析室内剧的优势:“现场录音,多机位切换,操作成熟了3天拍一集,投资小,见效快。让观众爱看,关键是要有好故事。”那时《渴望》已经拍摄过半,郑晓龙预计播出后能引起很大反响,《渴望》让人哭,再紧跟个儿让人笑的,便是《编辑部的故事》。一方面想创新拍喜剧,一方面郑晓龙看重“编辑部”的“说话”功能,“那时候生活中很多事我们都想说说”,他设想这样一部电视剧能引领观众反思社会,除了笑声还留下更多有意义的东西。于是,《人间指南》被设定成一本综合性杂志,话题伸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快,编剧们七嘴八舌地描出了几位主角形象:最主要的是一对年轻编辑,一男一女,未婚,男的机灵、能侃、热心,谁拿他开涮他也不在乎;女的也是人精儿,喜欢弄点小资情调,俩人工作配合得严丝合缝,感情上有点暧昧。还得有一对50来岁的男、女老编辑,男的谨小慎微、抠门到家了;女的是生活中特别典型的马列老太太,凡事都能拉扯到阶级斗争。再有一个有经济意识的编辑时刻挂念着广告增收。最后,设计了一位沉稳的主编形象,能高屋建瓴地说出些有教育意义的话把握主旋律不跑偏。策划会搞得很顺利,大家想好了主题分头去写,可收上来的十七集剧本被郑晓龙毙了十五集,有人写的像相声,有人写的有陕西味,五花八门。剩下的两集都是王朔写的,最符合郑晓龙的设想,那时候他理想中的喜剧是“不靠形体动作夸张,逗贫嘴取悦观众,应该是一部语言机智、幽默,故事耐人寻味、有文化品位的戏。”他还强调,“我们绝对不搞闹剧,分寸感一定要把住,要让观众会心地笑。”

20年后,作为老编辑部延续下来的唯一火种,吕丽萍初进《新编辑部故事》时还拿着当年的劲儿,但她很快发现,自己不顺手,也不是郑晓龙想要的了。“导演人挺逗,他不直说,先让大家排练,然后他表扬这个,肯定那个,慢慢大家就明白了,其实他早就打好了主意,夸张的肢体动作、无厘头的,载歌载舞的慢慢就全上了。”开始吕丽萍不习惯,“怎么能疯成这样呢?”郑晓龙的理由完全颠覆了曾经由他定的编辑部准则,这次他对编剧、对演员强调的是:“你们放开去想象,凡事能产生喜剧效果的通通要,还比着王朔的劲儿只能是死胡同,喜剧不能限定在一种上,大家要给喜剧进步的空间。”因为信服导演,吕丽萍干脆把肢体全解放了,动作表情都加上,渐渐习惯后越拍越兴奋。至于将来观众的接受程度?除了郑晓龙特有信心,直到播出前,吕丽萍和其他几位新主演的心里还都打着个大问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