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票事件疑云重重,究竟谁在“暗算”猫眼?
上映一周时间,刘若英导演,周冬雨、井柏然主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票房已超过10亿元大关。然而,围绕影片发生的退票风波持续发酵,业内外对于此次事件的关注和猜测也不断升级。
5月3日,作为该片的出品方、发行方,同时也是国内最大在线票务平台的猫眼,就《后来的我们》退票风波召开媒体沟通会,回应了影片退票异常、是否有利益操作、猫眼的多重身份等问题。
猫眼说异常之中有正常,我没有作假
根据猫眼的调查,28号当天也就是影片上映首日,猫眼平台上疑似被恶意刷票并退票的数量为38万张,被恶意刷票的订单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上。其中约有54%为正常改签行为,剩余46%的退票订单中有部分为恶意刷票行为。
我们先来看54%的正常退票部分。
什么是正常退票?在退票动作完成之后,又在当日完成同一影片的新购,认定为是正常的改签退票。改签之所以会涉及退票环节,是因为猫眼的改签是根据“事实改签”的原则,即用户先退票再买票。而在影院的后台系统中,改签流程里无论是先买再退还是先退再买,本质上都会产生一次退票行为。
为何要改签退票?首先,正常的退票行为很常见,特别是在一些热门档期的热门影片上映的首日,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后来的我们》不仅在五一节日期间上映,同时也有刘若英、周冬雨、井柏然等明星带来的热度,可以说两个要素都占了。
其次,《后来的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启了预售,首日预售票房高达8000万元。根据经验,高关注、提前预售与高预售票房往往会带来大量退票,他们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而且往往越早买票的观众退改签的概率会更大。
第三,4月28日正好赶上工作日,很多提前购票但是因上班而无法及时观影的群体就出现了退改签的情况。这也符合上一条的逻辑,越早买不确定性就越大,越容易有其他安排而临时改签退。
从猫眼给出的数据,其实整个“五一档”退票率都高,只不过单片大热、预售火爆、工作日等多种因素,使得《后来的我们》更凸显,但实际上仍在合理范围内。
54%的正常改签退票动因弄明白了,那46%的恶意刷票行为又是谁在主导的呢?
事件爆发之初,媒体舆论多数认为,作为影片的出品方和发行方,同时也是购票平台的猫眼嫌疑最大。但现在冷静下来再看退票事件,猫眼真的有动机做这件事情吗?
根据猫眼娱乐COO康利列出的数据,《后来的我们》一片在预售初期就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领先优势。整个宣传、营销的过程中,各项营销指数也都是一骑绝尘的状态。所以,不管是猫眼也好,还是电影的利益相关方也好,实在没有必要在取得巨大领先优势的状态下(首日票房2.8亿),去做一千多万的无用功(退票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这完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如果不是猫眼,也不是片方,那还有可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