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胡同中的老北京小吃(图)
-现场之聊天
没以前那么便宜了
王大爷(附近居民):整天这里都人来人往,吃的人挺多,每天都要排队。
张大爷(附近居民):里面空调开得不足,有点闷。
王大爷:找个座都难,也不知味怎么样。
张大爷:还行,味道挺正的,里面的褡裢火烧不错,我一个人吃了小半斤。
王大爷:不过东西有点贵,烧饼一块钱一个,外面卖的烧饼三毛钱一个比这个都大一圈。
张大爷:价格高是为了赚游客的钱,同时也让他们参观参观什么是北京小吃。
王大爷:因为贵,附近的老街坊都不愿来了!
张大爷:是啊,我也就是图个好这口,常来这里吃可受不了。
-饭局主张
小吃生活渐行渐远
晚年的梁实秋写过一篇《北平的零食小贩》,在文字中,他细细搜寻藏在记忆中的各种北京小吃。文章中提及灌肠、羊头肉、老豆腐、烫面饺、豌豆黄、热芸豆、艾窝窝、豆渣糕、杏仁茶……为这些记忆中的美味作了一篇赞美诗,是对北京传统小吃执拗的敬礼。而如今,梁实秋文章中提及的很多小吃都已经消失不见。
不是北京人,很难理解旧京耆老对于小吃的情结,那些他们钟爱的豆汁儿、麻豆腐、卤煮,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不能入口。年轻人的口感早已经融入进时代的潮流,商业社会不会对小吃有太多眷顾。
“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还有那小小门框胡同一线天。”这是一句俗谚,提及的是旧时北京的繁荣地带,现在很多地方早已经风流不再,比如大栅栏,门框胡同,被雨打风吹去的还有这些地方驻留的小吃。
门框胡同的风光时代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白水羊头、褡裢火烧、爆肚冯……虽说是小吃,也会有名流咸聚于此,鲁迅、老舍、梨园行的裘盛戎、尚小云都是此间常客。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小吃是一种日常生活,无所谓名流显贵,无所谓挑夫走卒,吃一碟爆肚,来一份炒肝,这些都是无比正常的事情。更多的小吃没有办法开店铺经营,于是有了走街串巷的小贩,在胡同里叫卖穿梭。小吃、叫卖、胡同、老北京、灰色墙头的枣树,这些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爷爷吃一辈,父亲吃一辈,自己再吃一辈,积淀中就有了融入血液的爱,其实小吃对更多的人来说,是一种习惯。
今年四月份,前门廊房二条里的老字号被拆迁之时,人们自发地去怀念,排队等候几个小时,为的不过是尝尝老字号的老味道。很多搬走多年的老邻居也会大老远赶回来,也仅仅是重温儿时的梦境———那都是伴随着成长的味道。
上周,聚集了门框胡同诸多名小吃的“九门小吃”在后海开业。但从现场看过去,小吃却似乎从北京人的生活层面剥离出去了,成为了展览,摆设在繁华后海的一个角落,附近的居民很少有人去吃那里10块钱的卤煮,两块钱的豆汁。老北京人的小吃生活,渐行渐远,成为回忆的一部分。
很多小吃店在这里有了摊位,重新开始营业,看上去不再是小吃街,而是一个小吃超市,类似于东方新天地下面的大食代。可以理解价钱的增长,定位不同,租金不同,所以人们不奢求还是之前的价格,褡裢火烧已经4块钱一两,而之前是2.5元。
-
上一篇:北京小吃从鸡零狗碎登上大雅之堂(图)
下一篇:老北京小吃 组合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