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退休为何要告老还乡,而不是留在京城?
古代臣子到了六十或七十岁后,便要主动请辞,表示自己无法继续工作。
一般情况下,“老病不堪厘务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是两个比较好的借口。待皇帝审批后,该臣子便能成功退休。这便是君臣之间心照不宣地“潜规则”,也被称为“致仕”。
由于臣子给君王留了面,也给后来人让了路,从而确保了封建体制的有条不紊与相对健全。所以在他们致仕后,皇帝会特别赐下一些物质与精神上的赏赐或优待。比如唐代官员,退休后会有专人为其开道,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回老家,表示“荣归故里”。
在很多时候,三品以上的大员在退休后,都有资格在朝中行走,且被允许参与国家大事。一些辈分高、功劳大的老臣,倘若腿脚不便,朝廷还会专门派人把他抬到大殿上。
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告老还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官员倘若不贪,很难在退休后继续维持自己的京城生活。
二、京城米贵
古代的城市发展,远不如今天。今天的首都,虽说仍是超级都市,但其他城市的条件也没差到哪去。但在古代,一国之经济主要靠京城或其他地区的主城。
官员在退休以后,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吃和住。吃倒是还好,关键是居住问题,实在难倒了很多人。
在当时,官员居住的官邸是公家的,并非私人持有。虽然不排除有官员立下大功,被皇帝直接赏了一幢宅子;但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奋斗大半辈子,也未必能在京城中买房。
房价高、房租贵,也是很多年轻官员最头疼的问题。他们刚入仕,未必能分到公家房子;所以如白居易、贺知章等人年轻时,往往要借住在朋友家里。
再加上很多官员退休后,也未必能拿到在任时期的“全俸”,那些“半俸”或者只有几亩薄田而够维持养老生活的官员,自然要选择回归家乡。
三、回乡养病
因病而致仕,是很多臣子的常用借口。有些时候,这也是一次试探。致仕的“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中,倘若臣子成功退休,必然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回到家乡养病。
但如果皇帝还想留任,便会亲自派出太医,给予其高规格待遇,遇到这种情况,臣子心里就明白:自己暂时走不了了。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一旦退休,又没有经过特许能留在京城,一般就是默认:自己要回归家乡了。
四、远离中枢
有些时候,臣子退休可能还不到年龄,但他却遇到了朝堂倾轧、党争波及、皇帝猜忌等情况,故而也只能被逼退休。
这种情况,在宋代很常见。赵家对读书人十分优待,不仅给予他们颇高的社会地位,也在各方面保护其权利,更有人总结:“刑不上士大夫。”优渥的待遇,让士大夫们之间,也经常发生“内斗”。
如王安石变法引发的一系列政治旋涡,王党之后,还有新党与旧党,亦或是两边都不站的中立派。神仙打架,别说一般人了,就连宰相王安石及其继任者,也难免被迫退出朝堂。
一些官员在党争中失败,被迫退出朝堂。为了远离朝堂旋涡与各派系之间的残酷斗争,他们往往会返回老家,尽量避免自己再被掺和到其中。
五、归养侍亲
自古以来,古人便极其重视孝道。汉代更是以孝治天下,以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评判标准。在儒家伦理自上而下地深入到民间后,孝道,便成了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规矩。
父母去世,官员要回家丁忧。就像苏轼,他年轻时若非为母守孝,说不定也能趁着欧阳修还有影响力时,成长为朝中的肱骨力量。在朝中待久了,一些臣子也难免会被自己的政敌攻陷,说他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家人。
六、培养后人
在回到家乡后,一些退休官员也没有闲着。他们虽然无法在朝堂中继续为官,但仍心念国家。为此,他们往往会培养家乡或同族子弟。
如范仲淹,在回到家乡后,便兴办起了“义庄”,用以资助家族小辈读书,就连女子嫁人,族中也有补贴。
如此一来,即便他们已经退休,仍能“发光发热”,不仅为国出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回报家乡。
参考资料:《旧唐书》《宋史》《宋会要》《续资治通鉴长编》
-
上一篇:北京一名的演变由来和最有名的十处景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