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京城水地图

时间:2012-01-02 15:14:47 来源:网络 点击:0

从现在还在使用的旧地名看,自古以来北京城的建设,就与天然或人工水系密切相关。根据地名学中的命名原则,水道是最明显也最容易得到公认的自然标志物。这类街巷名称为我们描绘出了北京水系的历史面貌。

从各种资料和观点中分析,对于北京水资源的看法有两种,一种认为北京是多水的城市,是一个“风水宝地”;而另一种看法认为,北京自古缺水,或者说,北京的水资源是“暴虐”的,因而有“苦海幽州”的称谓。

天然水系图

据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韩朴的介绍,与北京城区关系最密切的水系有三处,分别是永定河水系、莲花池水系和高梁(粱)河水系。

永定河

永定河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治水、湿水、漯水、桑乾河、清泉河、卢沟河、浑河、小黄河、无定河等等,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才被钦定为“永定河”。它是北京城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不驯服的河流,历史上水患颇多,经常决口、改道,在北京平原上滚过来又滚过去,到处留下些湖沼沟渠。

在商代以前,永定河出山以后的主河道是斜向东北方向,经过今天的昆明湖注入清河。大约在西周时候,主河道又移至今天的紫竹院一带,经过积水潭向东流,沿着坝河方向再折向东南,注入北运河。唐朝以后,永定河过卢沟桥后分为两支,一支仍走凉水河线,另一支向南折再向东南流,后者逐渐成为永定河的主流。

莲花池

莲花池水系包括莲花池与莲花河。莲花池位于今日的广安门外,由于是在古代蓟城的西侧,所以又被称为西湖。莲花河古称洗马沟,从西湖向东流。在辽代以前,曾经沿着城外的西侧向南流,然后再沿着南城墙外向东流,向东南注入清泉河,也就是今日的永定河。

莲花池水系的水量很小,但是它们是金代以前(包括秦汉蓟城、隋唐幽州城、辽代南京城和金代中都城),北京城的主要供水来源。

元代初年,忽必烈曾试图在中都的基础上,建造规模更宏大的大都城,但由于莲花池水系不能满足需要,这才把大都的城址由莲花池水系向东北方向迁移到了高梁河水系。

高梁河

高粱桥边的镇水兽

高梁河,又称高梁水,金代称高良河,这条河早在北魏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是古代永定河水系中的一个小水系。

高梁河发源于今日紫竹院湖面下的平地泉,经过今天的白石桥、高梁桥,从德胜门水关入城,循着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向东南流,经过正阳门、鲜鱼口、红桥,经龙潭湖西部,在贾家花园出城,继续东南流,过十八里店至马驹桥,注入永定河的一条故道,大约相当于今天凉水河的河道。

高梁河水系虽然很小,但自元代以来一直贯穿于北京城的心脏地带。它的上游是城市供水的主渠道,到了下游就成了城市泄洪排污的干渠,同时,它也为城区内大大小小的湖泊注入了生命之水。

人工河道图

在这三条水系的基础上,旧北京的建设者们,为解决用水和运输的困难,开挖了许多引水的河道,在北京城区,留下了许多人工河以及与之相关的“沟”、“桥”名称。

金水河——从玉泉山引水

线路:玉泉山——太平桥——北海——中南海

金水河是引用玉泉山水,从今西直门南西水关入城,沿今赵登禹路流入太平桥大街。这段沟渠本是金代闸河旧引水渠,元朝利用它,将水引至太平桥大街后转向东南方,经西斜街过甘石桥后转向东北方,经东斜街沿西皇城根北上,然后东转顺北皇城根经厂桥流至北海入故宫。这条金水河还有一个支流,是从灵境胡同向东直接入太液池,就是现在中南海中海水域。

明代这条河道成了西城的排水沟,称为河槽。明代河槽从西直门北西水关引高梁河水入城,经旧引水渠沿赵登禹路南下,经太平桥大街到闹市口北面的沟头东折,流至下岗南折,再经佟麟阁路南下流入南护城河。

清朝时管这条河槽叫大明濠,又称西沟沿。后来,人们将今赵登禹路一段叫北沟沿,称太平桥大街一段为南沟沿。

民国时期将明沟改为暗沟,变为大街。由于这条河槽是偏西走向,并且有两处拐弯,所以今天的赵登禹路和太平桥大街都向西偏斜。在这条河道上有舍命桥、北大桥、马市桥、厂桥、甘石桥、太平桥、象房桥。现在桥虽然已为历史湮没,但有的却留下了名字,如厂桥胡同、太平桥大街、太平桥东街、北大桥胡同(今改称大觉胡同)、灵境胡同西口的甘石桥成为公共汽车站名。

通惠河——人工运输河

线路:昌平——昆明湖——积水潭

元朝在北京建大都后,利用高梁河水系以东水西调补充水源,同时开凿了通惠河,以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这两项大水利工程都是元初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设计的。

为了补充高梁河的水源,郭守敬从昌平白浮泉引水,由东向西沿山前修建了一条东水西调水利工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浮引水工程,将水引入瓮山泊,也就是昆明湖,再由昆明湖向东南,流入积水潭。

当时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是个大难题,南北大运河北端只到通州。北京地区的地势又是西北高东南低。郭守敬设计了一条闸河,沿河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互相启闭来调节水位,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通惠河”。

与这条古人工运河有关的地名有:海子桥(亦称后门桥、万宁桥、地安桥)、东不压桥胡同、北河胡同、水簸箕胡同、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骑河楼街、骑河楼南巷、骑河楼北巷、银闸胡同、沙滩北街、沙滩后街和昌蒲河沿。

减水河——人工排水河

明初营建北京时,开凿了南海,同时挖了一条减水河,以确保中南海泄水通畅。这条减水河从中南海流出,经今北新华街流入南护城河。

由于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夏季汛期来临,南护城河经常暴涨,河水外溢。于是,开减水河以泄城中洪水。共开凿了东、西两条减水河。

东边的一条由正阳门东护城河濠口,经北深沟、南深沟、草厂九条、薛家湾,在南北桥湾与金口河旧渠相接,全长3里,故起此地名为三里河。与这条河有关的街巷名称有:南北深沟胡同、薛家湾胡同、北桥湾街、南桥湾街、河泊厂胡同、水道子胡同、三里河、南河槽胡同、三转桥胡同。

西边的一条减水河由宣武门东护城河濠口,经海波寺、清厂潭(今前后青厂胡同)、章家桥、虎坊桥、潘家河沿(今潘家胡同)、南下洼,直至草桥入凉水河。明朝嘉靖年间修筑了外城,在外城又开挖了南护城河,这两条减水河才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渐消失。

“井”地图

北京不仅是河道纵横交错,地下水储量也相当丰富,井眼更是遍及街巷,以井命名的胡同很多。据粗略统计,清代北京的胡同有一半以上有井。清代《京师坊巷志》说:东城南小街东侧的几条胡同中,几乎每条胡同都有井。老北京与井有关的地名,据统计有80多个。明清年间,直接叫“井儿胡同”的胡同就有十几条,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和井眼的干涸,大多改了称谓。

北京的井大都是浅井,而且水质不好。“京师水井多苦,而居人饮之,茗具三日不拭,则满积水咸”。旧时北京的住户都是预备三种水,苦水洗衣服、二性子水做饭、喝茶才用甜水。当时如果打出一口甜水井,被视为宝物,北京有一处“蜜罐胡同”,就是由于一口甜水井而命名。

北京东城的王府井大街是最有名的带井字的地名了。此外,以井眼取名的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以水质取名的甜水井、苦水井;以井主姓氏命名的牟家井、赵家井、罗家井、宣家井等等。位于琉璃厂西街的琉璃巷,过去也是以井命名的,叫八角琉璃井。

明清时期有几处水井也曾驰名于京城内外:祈年井(又名甘泉井),在天坛的祈年殿神厨院内,水味甘冽。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正月间都要到祈年殿来 “祭天”,当时神厨制作祭品等等所用之水即从此井汲取。

蛰龙井,在先农坛原“观耕台”旁,即明代山川坛旧井。每遇阴雨,井水上涨。

大铜井,在德胜门内积水潭以西。此井外方内圆,井口四周镶有宽铜边,上书“铁平章大铜井”六隶字。相传此井水之甘冠于全城。当年,宫廷所用之水平时皆由玉泉山运入城内,但遇有阴雨,运水不便时,宫廷即用此井之水。

一井二水,据《燕京访古录》载:在朝阳门里延福宫对面有一井,此井分甘苦二味,一半甘甜清冽,一半苦涩难饮。

这些著名的水井,随着时代的更替,如今大都无处可寻。

水域的变化

除了水井干涸,许多明河变成了暗河,不少桥被拆毁或埋在地下外,现在还存在的水域面积也明显减少。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200多年前太平湖的湖水面积相当于一个宣武公园面积,现在多变成了住家。昔日积水潭是个码头,曾货船聚集,现在的积水潭显然无法再承载这样的功能,可以想见其水面缩小的规模。海淀在“淀”的前面又加了个“海”,这与白洋淀在“淀”字前面加个“洋”字的意义一样,可以想象过去的水面是很大的。

当然,也有许多变化是向好的方向转变,标志着城市的进步、水环境的改善。比如西长安街以南地势较低,过去每逢雨季便积水难泄。因此,明代这里就有兵部洼、板桥、臭沟胡同的地名。今天只保留有受水河胡同,过去人们俗称臭水河胡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