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8-14 2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吃的不能称之名吃
习惯吃的不能称之名吃
王(完颜)佶贤
从历史上看有很多吃的品种或习惯吃法都并非最好吃的食品,也称不上名吃。有些年长的人想起自己童年常吃的饭菜都常感到心酸,旧中国劳苦大众自己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常言‘民食为天’“天”在今天可以理解为重要,重视;而在旧社会则把“天”看成吃顿饱饭真比上天还难。大家相信我,我说的全是实话,不信你去问问七八十岁的老人(军警汉奸例外)。尤其在1946年以前真是度日如年,想尽一切办法找些能吃的东西来充饥,拿北京人吃的“炒麻豆腐”说吧,老年间有很多粉房做粉丝有些下脚料就是“麻豆腐”放很少一点油再放点自己泡的青豆再买一点韭菜放一起炒,主食是窝头,玉米面配给不够吃就吃混合面是紫色的,这就是改善生活时习惯吃的饭就算是不错的饭了,因为用了些食油也算吃了个炒菜。平常吃的多为干黄酱,咸菜头。
今天有些同志误认为历史上老百姓常吃的必然是好吃的名吃那可不一定,还拿“炒麻豆腐”为例真拿传统方法做今天谁也不爱吃。现在炒这个菜又加羊肉又加羊油,或加猪肉大量植物油,添些菜;再加上些豆才说好吃,从根本上说麻豆腐就不是好吃的东西。“卤煮”也不例外吃不起肉下水也是好东西,做也简单大锅一煮,饿了吃什么都香,什么炒咯搭,压合勒,煮饽饽(野菜馅),,,,,,例子太多了都是这个意思。总之如果还叫过去的劳苦大众再吃这些东西那就叫“忆苦思甜”了。我再多说一句:您别不高兴您拿羊肉等好东西再多放些油炒什么菜都好吃也算不上创新,反正我是再也不想吃忆苦的菜了旧社会受的罪太深刻了。今天大家搞改革把这些‘亿苦’的菜添加不少好配料变成好吃的菜也是件好事,可就怕误认为劳苦大众过去也能吃得上这样好味道的菜!
当然也不能把过去百姓常吃的都看成是不好吃的东西,日本投降后百姓日子也略有宽松有些食品也是很好吃的价钱也不贵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如北京的灌肠,炒肝儿,焦圈,马蹄烧饼驴蹄烧饼,羊肉馅饼,,,,,,味道仍可上今日之餐桌,不过还够不上能登大雅之堂。
研究美食文化北京的名吃很多也可称全国之最,是原来帝王之都流传下来和失传的都很多今天老百姓生活都提高了,以前八旗子弟王府的遗老遗少们吃的喝的很多都可吸收,古为今用,这绝不止烧鸭子,涮羊肉,,,,。拿席面上说北京并无一个什么菜系可言而是各菜系之精之最都有比较固定的呈式,什么“燕菜席”‘海参席’,,,,,名菜都值得研究这才是北京之名吃。不过近日常提“满汉全席”还教做法,搞比赛,“专家”好几位是菜就放“鸡精”不知根据那本书还是哪位老师付所传,总得是吃过见过的人吧?千万不要把名菜都变成走板儿菜,鸡精菜吧!
2006年3月11日于天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