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45|回复: 1

老北京吆喝大王——臧鸿

[复制链接]

120

主题

64

回帖

1172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1172
发表于 2007-12-29 12: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当我们走过街市,那一声高似一声的大呼小叫总是不绝于耳——“挥泪大甩卖!
”、“跳楼价!”这哪里是叫卖呀。


  此时,臧鸿的“老北京吆喝”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在大宅门外吆喝要优雅
,在闹市上吆喝要干净利落;东南城的吆喝干倔,西北城的吆喝深沉……,老北京
的吆喝传到臧鸿嘴里,已经成了艺术,它不仅是臧鸿人生经历的写照,更是古都北
京发展的历史见证。


  
吆喝,说穿了就是大声叫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市井文化。据说,老北京的吆
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北京城里会吆喝的人已经不多了,臧鸿却是一
位地地道道的“吆喝大王”。数百年的吆喝,到了臧鸿的嘴里就变成了炉火纯青的
艺术。他的绝技是一口气能喊出170多种老北京的叫卖声。一大批反映老北京生活
的电影、电视剧中,高低错落、京味十足的叫卖声大多出自他之口;在人们的婚丧
嫁娶仪式上,往往是他的一声嗓子,就把人们飘飘悠悠地带回到了老北京的往昔岁
月。



  吆喝生涯始自卖报


  1932年,臧鸿出生在北京一个贫困的旗人家里。祖上7代都是棚匠,除了操办
红白喜事,逢年过节还活跃在北京的庙会集市上。年幼的臧鸿从小就跟家人奔波在
各种庙会集市中,听惯了老北京庙会和集市的各种叫卖。而他自己真正沿街吆喝,
却是从卖报开始的。


  到了臧鸿这一代,臧家的生活已经难以维持了。9岁的时候,闹饥荒,只上了
一个半月私塾的臧鸿体会到了挨饿的滋味。家里穷,上私塾背的书包是母亲用做屉
布的剩布缝制的。一天,他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和胡同里一个叫小歪子的伙伴相
约到和平门外西琉璃厂的一家报馆找活儿干。他们给人家下跪、叩头好不容易才赊
到200份《华北日报》。两人跑到路边呆呆地站着,手中的报纸一份也卖不出去。
看着人家边吆喝边卖报,卖得非常好,小哥俩急了,憋足了吃奶的劲,有模有样地
吆喝开了。这一吆喝,也就在臧鸿的人生中写下了重重的一笔。臧鸿当天就卖了
180份报纸,扣除给报馆的钱,他给家里买了4公斤棒子面。父母非常高兴,说:“
那就别上学了,反正咱们也供不起,不如就去卖报吧。”半个月后,家里那口从来
不满的面缸居然满了,全家人能够吃饱窝头了。而这时臧鸿已学会优美地吆喝卖报
了。

  卖了两年报纸,臧鸿在小歪子的启发下想到:“卖臭豆腐好,卖不完还可以吃
;卖报,卖不完就白扔了。”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小柳条筐和小歪子一起去叫卖臭
豆腐。每天早6点钟起床,提着小柳条筐,从城东灯市东口的家走到城西琉璃厂的
王致和腐乳厂取货。赶上下大雨,他也不闲着,一件蓑衣,一个斗笠,照样挎着篮
子穿梭在胡同里叫卖:“臭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浇酱油哎,酱豆腐蘸窝头哎……
”北京人活得讲究,买东西不但要看谁的货好,还要听谁的叫卖好听。同样是王致
和的臭豆腐,臧鸿的货就卖得格外快——只因臧鸿从小喜欢模仿庙会里的各种吆喝
,又生就一副好嗓子,只几天的工夫,他的吆喝水平就超过了同行们,他喊得有腔
有调有滋有味。


  到13岁的时候,有了力气的他开始挑着挑子沿着天桥、龙须沟、瓷器口、花市
一线卖水果和蔬菜,生意也越来越有规模。渐渐地,他有了一辆排子车,每天早晨
拉着车到天桥四面钟去批发水果蔬菜,然后由天桥走龙须沟到羊市口、灯市口,一
路悠扬地吆喝下去——“香菜、韭菜、辣青椒——茄子、黄瓜、嫩蒜苗——有水萝
卜、胡萝卜、便萝卜——拣样挑来……”臧鸿能一口气吆喝30多样菜名。小四合院
里的主妇和深宅大院里的女仆们经不住这诱人的吆喝,她们迈着小脚向臧鸿蜂拥过
来。


  吆喝成了绝技


  在那个年代,穷人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但臧鸿找到了他活下去的方法,那就是
放开嗓门尽情地吆喝。只有吆喝,才能让这个北京孩子忘掉所有的忧愁与苦闷。


  1948年年底,看到一队队进城的解放军,臧鸿的吆喝声中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
——他高兴啊,因为从那时起,他成了梦寐以求的不被人欺负的人。不久,他的吆
喝被文艺界人士听到了。


  1952年,臧鸿在北京铁路局工程处做架子工。人们看到他能说会唱,就把他调
入了铁路文工团。在团里,他演戏,也说相声。其中自编自演的相声《一贯害人道
》、《夫妻之间》得到了第5代相声演员张喜树老先生的首肯。张先生说:“赶明
个儿,我给你找个老师好好学学吧。”张先生说话算数,过了几天,他领着臧鸿来
到老艺人、相声前辈王长友的门下,王长友听了他的段子后,慨然收他为徒。在王
先生的指导下,他演出了轰动一时的相声《卖布头》。由于臧鸿对北京相声的贡献
,《中国相声史》将他的名字收了进去,辈份要高出几位当红笑星好多。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要将鲁迅的小说《伤逝》改编成同名电影,著名导演
水华请侯宝林先生出山,想让他在电影中穿插几句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侯宝
林出于对影片的负责,坚决推辞:“我这声音观众太熟了,我向您推荐一个人,他
在这方面要比我强得多,他是我们北京城里有名的吆喝大王。”于是,水华就找到
臧鸿并请他到寓所喝酒。水华是臧鸿崇拜的大导演,臧鸿就欣然同意了。先是到北
影厂的录音棚录音呆了3天,吆喝了70多种叫卖声。接着,他又去西三环万寿寺,
参加拍摄涓生和子君逛庙会的场面,他在其中扮演卖酸梅汤的小贩。影片上映后,
反响很好。


  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在《城南旧事》、《知音》、《老北京的叙说》、《四
世同堂》、《谭嗣同》、《春桃》、《开国大典》、《大决战》、《霸王别姬》、
《天桥梦》、《琉璃厂传奇》等130多部电影、电视剧中配了叫卖声。到后来,凡
是拍摄反映老北京生活的影视作品,导演们都要来找臧鸿。这时的臧鸿已经红得发
紫了。


  
小柳条筐寄情怀


  有人说,臧鸿是老北京吆喝的集大成者,甚至有人说是臧鸿把吆喝升华为艺术
的。然而,关于吆喝,臧鸿的理论才最令人信服:“吆喝,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
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门前吆喝,要拖长声,既让三四层院子里的太太小姐听见,
又要透出优雅,不能野腔野调地招人烦;在闹市上吆喝,讲究音短、甜脆、响亮,
让人听起来干净利落,一听就想买。早些年,北京城南城北的吆喝都不一样,好像
是两个派系。就拿卖冰糖葫芦的来说,东南城的吆喝出来干倔;西北城大宅院多,
小贩的吆喝优雅深沉;在王府井附近吆喝的,多是小伙子,甜脆响亮。”


  臧老爷子不嗜烟酒,天生一副好嗓子,他还说:白布对襟小褂,毡帽头,胳膊
上挎一个小篮,这是卖小食品的装扮,让人看上去就干净;和尚领背心,手里拿一
把芭蕉扇,老远一看就是一个卖瓜的;卖水果的,都穿长衣服,腰上系一条褡包(
带子),把前襟掖在褡包上,为的是走路方便,同时也精神。他还解释说:“商贩
在吆喝之前有一个习惯动作,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拢音,也是告诉别人要吆喝了
,别吓着孩子,把顾客当上帝从这简单的动作中就能体现出来。”


  
眨眼60年吆喝生涯过去了,臧鸿成了年近古稀的老人。按理说他可以歇歇了,可他
不愿放弃这门专长。除了给影视剧配音、扮演角色外,他还常被人请去参加带有老
北京风俗特点的婚丧活动,既给人家当“导演”,又给人家学五花八门的吆喝。


  1993年,臧鸿在北京老舍茶馆演出。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先生提出要听他喊
卖柿子的声音,而且要听卖京北高庄柿子和卖京东平谷大盖柿子的吆喝声。臧鸿清
清嗓子,两种截然不同的吆喝,他依次喊了3遍。胡先生听了以后,兴奋地站起来
鼓掌,高兴地说:“绝了!完全就是这个味儿,听了旧时北京秋天卖柿子的吆喝声
,我好像又回到了做姑娘的时候。”说罢,当场为臧鸿题了一幅字“京城叫卖大王
”。


  还有一次,他在舞台上模仿当年卖半空花生的样子,来了一段精彩的吆喝。演
出结束后,一位白发苍苍的台胞在10余位儿女的簇拥下,到后台找臧鸿叙旧。老人
说,他当年在北京谋生时几乎身无分文,就靠买一分钱一把的半空花生解馋充饥。
看到子女们不懂什么叫半空花生,他就向他们解释说,半空花生是从好花生中选出
来的坏的或瘪的,削了价贱卖。臧鸿的吆喝声勾起了他的回忆。


  现在,臧鸿在京城已经是大名鼎鼎,然而,臧鸿现在最惦记着的是晚辈们是否
能把他的绝活学好,把老北京的民俗传下去。他说:“现在市场极大的丰富,过去
的叫卖声却几乎听不见了。现在的叫卖也改革了,‘瞧一瞧,看一看,挥泪大甩卖
’。那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卖,有时又拉又拽强买强卖,甚至雇托儿,让人很反感
。老百姓还是喜欢听几句‘陈年老调’的吆喝。”


  11岁时跑街用过的小柳条筐,现在看上去有些破旧,但臧老先生却一直把它带
在身边,他说:“它已伴随我近60个年头了,来回搬了几次家,都没舍得扔,因为
它代表着一段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我臧鸿的叫卖经历。”

256

主题

6872

回帖

3万

积分

主任

老北京形象代言人

积分
38448
QQ
发表于 2008-1-4 13: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北京人类历史精华的浓缩,应该保护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城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4-11-15 10: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