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25|回复: 0

徜徉于古徽州文化之中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3

积分

小学生

积分
3
QQ
发表于 2007-1-28 15: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徜徉于古徽州文化之中

古徽州的地域范围一般来说,是指古徽六邑(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在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徽派古建筑,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并称为徽州三绝。随着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游客对徽派古建筑产生兴趣,纷纷踏上徽州古建之旅。
    明代著名戏剧家、诗人汤显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不仅以其云山雾海、怪石嶙峋、清秀明丽的黄山、齐云山、新安江、太平湖等吸引着每年数百万海内外游客,更以其美丽迷人、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倾倒了无数旅游者,使其流连忘返。那造型别致的徽派古民居、鳞次栉比的古牌坊群和庄重威严的古祠堂,似乎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古老徽州文化辉煌的昨天。
  
  因古徽州介于万山丛中,“东有大障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寒,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轭”,所以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朝外一丢。”意思就是生在徽州的小孩子,一长到十三四岁就必须离开家乡,出外谋生。也正因为这几种综合因素,才造就了徽派建筑三绝。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青瓦、马头墙是它的3大特征。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模、南屏、呈坎、昌溪等等。徽州民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为什么要修建高高的马头墙呢?原来是用来防火和防盗的。众所周知,徽州男子自小离家经商做工,家里只剩下防御能力较弱的女性,一旦遇到窃贼常束手无措,这时高墙就成了天然的屏障。记者在一处古建中就看到了一幅儿媳舍身救婆婆的壁画可为印证。另一项功能是防火,因马头墙高于房顶,且其是砖石所制,一旦邻家失火可防蔓延到自家,保护里面木制的房屋。同行的人士笑谈,还有一项功能那就是可防“红杏出墙”呀。
  
  徽州古民居,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平面有口、凹、H、日等几种类型。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充分发挥通风、透光、排水作用。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经过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较柔和,给人以静谧之感。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民居楼上极为开阔,俗称“跑马楼”。天井周沿,还设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和“美人靠”。一些大的家族,随着子孙繁衍,房子就一进一进地套建,形成“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的豪门深宅,似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
  
  何为“美人靠”?顾名思义就是美女坐和靠的地方。一般小姐的居室设在二楼,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可抛头露面的,当家里来客人时,就在“美人靠”向下观看客人。看到“美人靠”上深深的磨痕和印记,抚今追昔,令人不禁遥想美人靠在窗前向下观望的情景。顿生“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之感。
  
  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为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徽州人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古牌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每一块梁枋,每一件镶嵌都合乎力度,在建造上讲究选址、造型、雕刻、用料等。牌坊型制不一,有楼脊式,“冲天柱”式;有方形四柱、八柱,也有“一字型”单门和三门的;有遍饰雕刻、工致华丽,也有平琢浑磨、不事雕饰的,其排列有纵列七道、四道,也有三座横列一排。著名的棠樾牌坊群7座牌坊拔地而起,呈半弧形展开,似在诉说着一个个忠、孝、节、义的故事。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许国石坊(俗称八脚牌楼),四面八柱,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式牌坊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牌坊组合而成,气势极为恢宏,显示着许阁老的丰功伟绩。其中“贞节牌坊”可说是当地妇女生活的写照,徽州有“一世夫妻三年伴”之说,因丈夫常年在外经商,只有年节才回家几天而已,妻子只有独自在家劳作教子。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祠堂大门多作“五凤楼”,高墙翘角。整座祠堂庄严肃穆,体现出族法族规的神圣威严。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罗东舒祠融“古、雅、美、大”于一体,共四进四院,后寝宝纶阁高达13.6米,面阔11开间。徽州著名的祠堂还有龙川胡氏宗祠、黟县敬爱堂、棠樾清懿堂(罕见的女祠)等。
  
  古徽州的建筑之美可谓渊远流长,历久弥新,其中深厚的人文底蕴让人受益匪浅,同行人士无不发出不虚此行的感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城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4-12-22 2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