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座“最灵验”的古寺,金秋出游领略绝佳风景!

时间:2017-10-28 19:17:18 来源:网络 点击:0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壁画

法海寺

法海寺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内藏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明代壁画。相传明英宗的亲信大太监李童主持修建法海寺时,在梦中受仙人的指点,说在京西翠微山麓有一仙境可为佛门圣地。李童就率宫人前来寻找,在龙泉寺东边的翠微山麓找到一块宝地,请示明英宗后,在这里修建法海寺。寺建成后,明英宗亲题“敕建法海禅寺”。

看点

法海寺五绝

明代壁画:法海寺的壁画素以明代院体画的典范作品而著称于世。大雄宝殿内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保留有10幅完整的明代壁画,共绘有77个人物,分布在大雄宝殿北门西侧、殿中佛龛背后和殿中十八罗汉身后的墙上。虽是550余年前的作品,但至今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堪称佛教艺术的瑰宝,可以与敦煌宋元壁画媲美。

古铜钟:铸成于明正统十二年 (1447年),钟腰部的铭文为证:“敕赐法海禅寺大明正统丁卯四月良日铸造”。此钟有两大特点值得世人瞩目:一是梵文经咒众多,研究价值极高; 二是外形设计独特,铸造工艺精湛。

白龙松: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白皮松,高达30多米,白干鳞片斑驳,为明代建寺时所植,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它们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人们称为“白龙松”,是京城名松。

藻井曼陀罗:大雄宝殿内三个曼陀罗藻井,藻井是明代的原物。藻井是中国古建屋顶顶部特有的天花,因饰以花纹、雕刻和彩画故名藻井。法海寺的藻井每个顶部都会有“曼陀罗”。 曼陀罗是密宗修行时供奉的佛像画。

四柏一孔桥:寺院的山门外,西南方香道上的三岔口有一座小巧的拱桥,只有5 米左右长,3 米多宽。桥为单孔,桥拱弯弯好像个罗锅,因此当地人叫它“罗锅桥”。桥拱两侧的石缝中,对称长着四棵苍翠的古柏,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四柏一孔桥”。

小贴士

营业时间:9:00—16:30

地址: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模式口28号

门票:20元,壁画参观100元

植物园内藏着的铜身卧佛

卧佛寺

卧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内,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历代有废有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长5.3米,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这是北京现存最古、最大、最精的铜卧佛,“卧佛寺”因之闻名。

看点

铜铸卧佛

铜佛作睡卧式,旁边站着12个弟子,皆表情沉重,表现释迦牟尼佛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像。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意思是得到人生真义也就得到最大自由。殿门上方亦有横匾,书有“性月恒明”,意为佛性如月亮,明亮兴辉永照。

娑罗树

卧佛寺之宝,是三世佛殿前的两株娑罗树。以前曾有一说法,到这里就是游卧佛寺,看娑罗树。这两株娑罗树相传是建寺时所植,有人说来自西域,也有人说由印度移来。娑罗树不断长大,不同志书上各有记述,明代时“可数围”、“大三围”,清代时“大数十围”。

彩色琉璃牌坊

四柱七楼的彩色琉璃牌坊正、阴面分别有乾隆所书“同参密藏”、“具足精严”题额。

皇帝御书

此寺深得皇帝的崇敬,多有题字。《日下旧闻考》载:方丈恭悬清世宗御书楹联:花气合炉香馥郁,天光共湖影空明。禅堂联曰: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方丈额曰:是地清凉。联曰:雨花点地成金粟,水月莹秋贮玉瓶。檐前联曰:云开春阁图书静,雨霁秋窗竹桂闲。全是皇帝御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