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发起“父母请转身”校园访问,引发大学生独立性问题思考
每个月生活费要多少?财务超支了怎么办?自己的独立性如何?对于大学新生而言,这些是除了学业之外,需要开始直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刚刚过去的入学季期间,天弘基金特别策划了“父母请转身”主题访问活动,走进多所高校,分别采访了百名大一新生和学生家长。
天弘基金随机访问的结果显示,在财务和独立性等问题上,学生和家长之间态度反差大。与家长们普遍的“不放心”相对应的,是新生在财商和独立性上的缺失。
作为2017年天弘基金青春独立校园行系列活动之一,天弘基金希望借“父母请转身”访问活动,通过和广大新生和家长对话的方式,唤起全社会对大学生群体人格独立性培养的重视。
两代人财务态度反差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提升,我国青年一代的开销也水涨船高。2013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致新生家长的信中,建议家长每月给孩子600元生活费,不超过800至1000元,这一消息当年备受热议,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够用。到了2017年,仅一项针对在京学生的生活费媒体调查中,就有近三成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了1600元。
此次,天弘基金在全国多所高校的采访显示,家长计划给孩子的生活费平均在1000-1500元,而新生对自己生活费的预期平均在1500-2000元。在超支问题上,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做好规划不超支,但多数父母表示“万一超支了还是会给”;新生们则几乎全部表示,向父母要钱是超支后的首选。
图示:街头随机采访视频截图
大一新生小张(化名)在被问到生活费规划问题时,脱口而出“该怎么花就怎么花。”他表示,因为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如果生活超支,就得问父母要。
送儿子报到王女士在接受访问时说:“希望孩子能对生活有规划,但担心他因为刚开始独立生活不适应,还提前在支付宝里给他打了2000元,希望他过得舒服点。”
有专家表示,两代人对待财务问题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年一代独立性的缺失,以及我国财商教育的普遍缺席。
独立性认知均有不足
在天弘基金“父母请转身”的访问中,除了本地生外,95%以上的新生是由家长陪同报到,受访家长均表示因为不放心,要陪孩子过来看看情况。有家长甚至打算在校园附近找地方住一阵子,“等孩子适应了,再回去”。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已经在家庭开支中规划好了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让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够安心学习。
在独立性打分环节,天弘基金特别设置了“生活、学习、思想、经济”四个方面,每项满分10分,受访新生给自己各项打分之后的平均分是8分,而家长给孩子各项打分后的平均分是5分。其中,学习一项,双方打分最高,平均在8.5分。经济和生活两项的双方打分最低,平均为2分和3分。
新生小郭(化名)告诉天弘基金,自己在学习上从没让家长操过心,也从来不乱花钱,现在又是一名大学生了,在各方面的独立性上都应该不错。“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迎接大学的独立生活。”
而陪儿子来报道的张先生认为,孩子之前的主业是学习,在其他方面没有对他提出过什么要求,做不好的地方也没有过多指责,“出了问题,还有我和她母亲。”
与张先生的态度相似,在天弘基金的访问中,大多家长和新生都在受访中表示,之前学习是唯一主业,所以生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差也属正常,进入大学后,学习仍然是主业,在生活上、特别是经济上的独立性不必强求。而财商教育,对于很多中国年轻人包括大部分家长来说,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
转身从财商教育开始
事实上,相比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财商教育方面已经落后许多,比如美国早就用法律手段强制把理财教育加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当中。
天弘基金认为,财商和智商、情商一样,是现在社会人生存必要的技能,尤其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各类金融产品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和场景中,财商的缺失意味着独立性的欠缺。
本次,天弘基金策划“父母请转身”校园访问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孩子两个视角的对比,将我国财商教育和大学生独立性缺失问题的急迫性凸显出来。同时,配合2017年天弘基金青春独立校园行的线上财商科普教育、线下主题宣讲会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呼吁家长“转身”,重点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独立性,同时也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财商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理财,通过理财的过程,习得自制力、规划力和风险控制力,培养出强大的心理素质,逐渐走向独立。
作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公司,天弘基金拥有超3亿用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因此懂得年轻人的理财特点和需求,加之多年深耕校园公益,已形成了一套成熟、接地气的策略,能够贴近年轻一代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输出财商知识,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帮助更多青年实现人格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