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工业污染源达标时间表:2019年底前完成
5月12日,北京市环保局印发《北京市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守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到2020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环境守法成为常态。同时提出,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工业污染源超标问题整治工作。
北京市环保局强调,实施超标排污联合惩戒,环保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法依规对违法排污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有关人员实施限制市场准入、停止优惠政策、限制考核表彰等联合惩戒措施。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对于周边地区而言,北京市的工业污染全面达标的压力要小一些,但是,仍存在一些小散乱污企业,且一些诸如挥发性有机物等特定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的控制也会有一定难度。
8重点行业超标问题整治任务年底前完成
《方案》要求,选取产排污量大、已制定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发放排污许可证等行业优先重点实施,通过重点带动一般,推动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工业污染源是指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固定污染源。
《方案》对于完成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2017年底前,完成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重点行业超标问题整治任务;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工业污染源超标问题整治工作;2020年,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业污染源超标问题整治成效。
马军称,北京存在小散乱污企业,特别是远郊地区,小散乱污企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时,一般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北京市做得相对较好,但是,一些特定污染物,比如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的印刷、喷涂等企业的达标排放问题,还会有一些挑战。
根据工作任务安排,北京市环保局要求,结合日常监管、违法案件查处、污染源在线监控等情况,对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排查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偷排偷放、数据造假等问题,切实掌握超标排放企业清单及存在问题。2018年底前完成达标排放评估工作。
同时,在全面排查和评估的基础上,《方案》强调,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要督促其严格落实和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加密对超标因子的监测频次,并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在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罚的同时,能立即整改的,要责令企业立即整改解决;一时难以完成整改的,要责令其明确落实整改的措施、责任和时限;问题严重、达标无望的,要依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超标排污问题,北京市将采取联合惩戒的方式,环保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法依规对违法排污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有关人员实施限制市场准入、停止优惠政策、限制考核表彰等联合惩戒措施,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和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京津冀均出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方案
从全国范围来看,工业污染源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多年来,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去年底,环保部印发《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明确,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要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守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到2020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上海,海南、内蒙古等多省市(区)出台了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的实施方案,作为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京津冀三地已全部出台对应方案。
然而,需要正视的是,当前我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难度较大。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来看,今年5月1日,23个督查组发现166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9.2%;5月3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约占检查总数63%;5月8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约占检查总数78.4%;5月10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约占检查总数62.5%;5月12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约占检查总数75.7%;5月13日,这一比例也达到了72%。
马军认为,环保部督查组发现的这些问题,说明了长期以来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的问题并没得到有效控制,否则大气污染也不会依然严重。现在加强督查力度,督查中触及到了工业污染源存在超标排放的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更应该将督查转化成长效的环境法治,防止出现反弹的问题。
马军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最大的难度在于决心,相关政策要求要加强落实,比如本应该关停的企业最后只是罚款就解决了,那么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的问题还是难以根除。马军建议,在关停企业的时候,可能会和一些地方的利益不一致,会遇到一些抵触,下一步应该加强建立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监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