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爱拼北京》10月上映演绎“北拼一族”

时间:2013-08-24 11:29:01 来源:网络 点击:0

[导读]今年以来一批非职业导演接连掀起票房热浪,跻身为电影圈的新势力代表,近日,“半路出家”的制片人凌平又将携新作《爱拼北京》出征10月电影档。

非职业电影人屡创票房神话 《爱拼北京》受期待

《爱拼北京》出品人凌平

腾讯娱乐讯 拼房、拼爱、拼搏,将于今年10月上映的影片《爱拼北京》引起外界关注,影片讲述的是“北拼一族”在城市中的遭遇与困惑,而制片人凌平则是半路杀入<电影圈的广告界名人。

从《泰囧》、《致青春》到《小时代》,今年以来一批非职业导演接连掀起票房热浪,跻身为电影圈的新势力代表。在凌平看来,同老牌导演制片相比,非职业军团胜在精准的定位和营销上。不论这股热潮能够持续多久,国产电影营销和操作模式的变革已经开始,以大导演大制作为主导的国产电影市场格局面临洗牌。

转型期话题接地气

高房价、就业难、贫富差距等等,既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也是大众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

在电影《爱拼北京》中,电台DJ和房产经纪,公司白领和无业硕士,两对异性好友混搭拼房合租,这期间闹出不少尴尬和笑话,也牵连出许多北漂一族的悲愁和喜乐。而在现实生活中,演员和导演都是“北拼”,一群离开家乡来北京闯荡的年轻人,最初在北京的生活很艰难,也曾经有住地下室、拼房合租的经历。

其实,凌平之前想拍的电影是“北漂”三部曲,他关注到城市农民工二代的生活和困惑,在买了两部“北漂”小说后,随即编好了电影剧本。

正在他准备开拍时,碰到了做编剧的湖南老乡文霞,她刚刚写了一个剧本,讲的是城市年轻人“拼居”的故事。“‘拼’是个流行语,拼房、拼车、拼购,我做小成本电影一定要接地气。”凌平随即决定采用文霞的剧本,电影名字就定为《爱拼北京》。

“我们没有大导演、大制作、大卡司,优势是反映社会热点话题,当下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能‘拼爹妈’的5%不到,绝大多数人要‘拼自己’。”凌平称他们为“北拼一族”,从“漂一代”到“拼一代”,是一种更主动、积极的生活方式。

“起用年轻导演和演员,也有成本预算的考虑。”凌平坦诚地说。他不仅指挥影片制作,还同四大卫视谈广告,网络征集“北拼”故事,在北京地铁车厢里放拉手广告等等,在电影营销上颇下工夫。

非职业电影人屡创票房神话 《爱拼北京》受期待

《爱拼北京》剧照

非职业制造票房疯狂

从徐峥的《泰囧》、薛晓路的《北京遇见西雅图》、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郭敬明的《小时代》,今年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个非职业导演井喷的现象,他们不仅创造了令人咋舌的票房纪录,也改变了以往以职业导演为主导的市场格局。

最为典型的无疑为《泰囧》,从编剧、导演到制片人都是非职业的,演员出身的徐峥在此片中甚至身兼四职,既是编剧、导演、主演,还是监制,美女制片人陈祉希则是演电视剧出道,但这并不妨碍《泰囧》创下近13亿元的票房奇迹。

虽然《致青春》票房不敌《泰囧》,但话题性却远超前者。首次触电做导演的赵薇,将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致青春》翻拍成电影后引发怀旧热潮,获得了票房和话题的双丰收,观影者说“影片戳中了所有人的情怀”,而赵薇也被冠以“中国首位票房过亿女导演”称号。

尽管比前两部高票房电影争议更多,郭敬明自编自导的电影《小时代》也轻松过亿,随后上映的《小时代2》在高调营销的同时,针对“拜金主义”的批评也有所注意,最终《小时代2》票房能走到哪一步还是未知数。

在凌平看来,这几部影片可算做胜在定位和营销上,而且对都市爱情片和喜剧片所针对的年轻观众群,电影的网络营销方案更为精准。比如《泰囧》明确定位为“与其等死,不如笑死”,在影片播放后,口碑营销也一直贯穿始终,微博、社交网站等为《泰囧》口碑快速传播的推手。

《致青春》的网络营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官方微博的记录推荐,加V账号的好评与转发、赵薇黄晓明式爱情、“青春体”等惯用形式之外,《致青春》甚至与游戏公司热酷达成协议,在热门游戏《找你妹》中打造“致青春”特殊关卡,增设几位主角的漫画头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时代》的制片人安晓芬是专业的会计师出身,也曾是《锦衣卫》、《叶问》系列电影的制片人。她入行是跟着张伟平与张艺谋做新画面影业,主要负责财务工作。后来,转投星美,继续负责财务,同时她也将院线市场摸了个透。后来,安晓芬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英雄不问出处,广告圈离电影圈不远,华谊王中军就是广告公司起家,还有一些导演也是拍广告出身。”凌平觉得他在广告圈的经历,能对年轻人和电影市场了解一些,所以敢做年轻人喜欢看的电影。

凌平入行的方式就是泡电影院,“我看国产电影什么片子都看,没有看不下去的,分析小片怎么拍的,为什么排片那么少?总能学点东西。”一年下来,他要到电影院看上100多部电影,而且还时常请公司员工一起看,“我一年要贡献一两万的票房。”他笑称。

非职业电影人屡创票房神话 《爱拼北京》受期待

《爱拼北京》剧照

营销改变市场格局

有人说中国电影不缺钱,也不缺明星、导演、编剧等创意人才,但最缺的一种人,就是能将电影像商品一样生产和营销的制片人。

相比之下,好莱坞独立制片人或者大制片公司的电影出品人个个是狂热影迷,但他们坚守的职业信仰是,制片人是商业电影和消费者娱乐需求的代言人,票房决定一切。

制作过《加勒比海盗》等一系列成功影片的好莱坞金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说过,“我将成功等同于票房。如果我的电影获得评论界一致褒奖,却没有观众去看,那我这辈子也就只能待在好莱坞某个小工作室里。”

“在中国更多的制片人有电影情结,对剧本、导演、桥段很感兴趣,但对电影营销发行有些距离。”凌平觉得电影需要人文关怀,也需要票房,何况电影比电视剧市场更残酷。

非职业电影人屡创票房神话 《爱拼北京》受期待

《爱拼北京》剧照

“拿个剧本,然后找来导演、演员、摄影等一帮人,这是以前做电影的方法。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在15到35岁,要了解他们的需求,你的电影才有市场。”凌平认为电影主流观众是普通大众,要尊重观众,不是想当然你想拍什么。《泰囧》的成功就是抓住观众需要释放的心理,给他们讲了个搞笑的故事。

“电影是娱乐产品”这个概念在业内达成共识很多年了,不论是否职业制片人出身,优秀的制片人身上需要具备商业与艺术素质,何况在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大环境下,电影投资构成越来越复杂,盘子越做越大,甚至融资、股份分配等这些都是制片人需要思考的,以至于有的职业制片人也到商学院里“回炉”。

尽管心中都藏着一个华谊兄弟的梦想,一些制片人避讳谈有关商业模式的言论,但凌平无所顾忌,“在中国电影产业大环境的变迁中,新的营销模式一定会出现,市场繁荣背后,国产电影的操作模式在经历一场更新换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