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油鸡”“北京鸭”DNA冷冻保存
(记者 张淑玲)昨日,北京市畜禽种质资源库正式投入使用。北京油鸡、北京鸭、北京黑猪等优良品种的DNA被超低温保存。将来即便这些品种绝种,也可以通过释放其遗传物质“复活”。
拥有“凤头、毛腿”好相貌的“北京油鸡”曾深受市民喜爱,但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一些国外品种的引入,北京油鸡养殖数量急剧减少,品种混杂,濒临灭绝。市畜牧总站遗传资源保护开发科科长杨宇泽介绍,“因为北京油鸡属于卵生,不能长期保存种蛋,当时长期冷冻保存精液等技术也不成熟,故数十年来只能进行活体保种。”
北京市畜牧总站自2013年开始筹建畜禽遗传资源种质库,经过2014年、2015年两年的资源搜集,已在各保种场选育出保存品种,并实现了从零下196度至零下20度的全覆盖运行,建立了血液、精液、DNA等常规遗传材料的分类、采集、运输、前处理、入库及日常监测等规范。目前,该种质资源库已正式投入使用,未来15年至20年,可实现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各类种畜禽精液、胚胎、血液、组织、DNA等遗传资源的保存及数据追溯。
进入设在北京市畜牧总站的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室,一块刻有“国家基因库畜禽种质资源北方中心”的铜牌摆在室内。一低温室内摆有10余个液氮罐,罐体上贴着各式标签和说明,罐内温度为零下196度,保存着70多头荷斯坦奶牛、西门达尔牛等优秀品种的精液。在另一间低温室,摆着显示为零下79度的超低温保存箱,北京油鸡、北京鸭、北京黑猪等优良畜禽的血液、组织或是DNA物质均保存于此。“只要低温保存条件不变,能保存三五十年甚至永久。”工作人员介绍。
“保护了优良的畜禽资源,相当于保住了畜禽的生命银行。”杨宇泽感慨。目前,地球生物以每小时3个物种的速度灭绝,一旦灭绝将永不再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市一些家禽家畜也经历了从散养到规模化饲养、畜禽遗传资源严重下降的严峻形势,畜禽遗传多样性的丢失,甚至比野生物种多样性的丢失对人类的损害更大,故对畜禽遗传资源的拥有量和研发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北京油鸡、北京鸭、北京黑猪3个优良品种的遗传资源已被收入资源库。同时,像京白、京星黄鸡100、京红1号等6个配套系,以及197个种畜禽场等优良资源也得到了较好保护。据统计,资源库已收纳北京油鸡、北京鸭的血样和组织1380份,优秀种猪血液600份。资源库还收集了青海细毛羊、卡拉库尔羊、藏系羊、小尾寒羊等品种DNA600份,马属动物遗传资源样本120份。“只要我们保存了遗传物质,将来一旦需要,这些遗传资源就可以释放,届时,像北京油鸡、北京鸭、北京黑猪,大家喜欢吃的口味,就再也不用担心吃不到了。”杨宇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