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记忆,找回北京
近一段时间以来,对“开墙打洞”的整治开始展现其良好效果。市民们除了欣喜于居住环境的改善,也收获了一些小小的惊喜。昨日,本报报道,不久前,位于东城区永定门外的安乐林路,开始整治开墙打洞。现代风格装修的“门脸”拆掉后,居民们惊奇地发现,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门脸竟然完整地保存着。“服装辅料商店”、“南城机电设备经营部”、“永外建 商店”……那些以红油漆手写的店名已经斑驳。除了安乐林路边,万寿路的烟台市工业经营总公司北京分公司、西四的汽车坐垫商店等,一批带着计划经济色彩、上世纪80年代装修风格的店铺,都短暂地回到人们视野里。
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身为北京人,但隔几年不去某处,再去可能连路都找不到。这样的飞速变化中,看到几十年前的旧痕迹突然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出现在眼前,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在报道中提到,“这块服装辅料商店的牌匾,还是三十年前写的呢,它曾经是北京织带厂的门市部。我在这个店干了一辈子,都没想到还能见到最初的店名。”女店主王瑞阁说。这家店铺至今仍然以出售松紧带、背包带、丝带和各种绳索为主业,“31年没变。”是啊,31年,足够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变成家里的顶梁柱了。31年,发生在北京这个城市、发生在北京市民身上的变化更是数都数不清。但是,还是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绪从来没有变过。它们似乎消失了,但其实仍旧默默地陪伴着每一个有故事的人,只是它们被遮挡了、被掩盖了、被视而不见了。忽然,当遮挡物被拿走,牌匾回来了,过去几十年的岁月、岁月中的喜怒哀乐和聚散离合也就都回来了。一座城市的历史、精神和情怀,正来自于每一个市民这样的岁月积累。没有这份感情,城市的积淀就无从谈起。感谢开墙打洞的整治,还让店铺重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外观。恰如王瑞阁的感慨,“31年啦,我都没离开过这个屋子,它是我的精神支柱。”
可以理解,怀旧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情怀。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社会生活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就更乐于也勤于去寻找那些可以承载自己记忆的物件或场景。这样的情感需求甚至催生了相当一部分商业需求,有些饭馆、酒吧会特意装修成教室、食堂、厂房的样子,服务员也都红领巾、海魂衫齐备。但这些毕竟都是新的、模仿做旧的,没有历史感。
说起来,真正承载着记忆的“老地标”还是有不少的。比如很多人都知道、本报也曾经报道过的永安路百货商店,今年底将迎来六十岁生日。这里既有打着算盘为顾客结账的员工,也在用了四十多年的老货柜上贴着支付宝二维码。还有仍旧以传统柜台、传统模式售卖上世纪80年代几乎家家都有的“国民床单”、“国民脸盆”的大方百货商店、刚刚恢复“袋儿淋”的百年义利,坚持点心匣子几十年不动摇的稻香村,连名字都透着年代感的西点店“中关村茶点”……这些老字号曾经也黯淡过,一如那些被私搭乱建遮挡住的老门脸、老店招儿。作为曾经受惠于它们的北京市民,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支持物理上的整治市容市貌,更要在心里也清除私搭乱建,让最为宝贵的、属于故乡北京的记忆重新焕发出光彩。
-
上一篇:丝路之美,在五月的北京绽放
下一篇:北京东正春拍巡展还有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