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后一家国营粮店在哪?
2017年3月28日讯,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这些东西逛个超市就解决了。但在过去,物资还不富裕的年代,老百姓置办起来可没这么方便。买米买面、打酱油醋都需要去专门的商店。于是粮店和副食店就成了当时人们离不开的两个地儿。
北晚新视觉供图
粮店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匮乏,国家实行了粮食定量供应制度,每家每户都是凭借粮票去指定地点购粮。
当时的街道上、胡同里有大大小小的粮店,但里面销售的米面都是散装的。谁家要是去买粮,需要自带口袋。身穿白色制服、头戴白帽子的售货员用一只特大号的铁皮簸箕从米堆或面堆里铲下一大簸箕,称好后提醒顾客把口袋套在一只大漏斗下,牢牢接住,然后“忽”地一下,这米或面就进了袋子里。
1962年东城区普渡寺粮店 北京日报资料图
不少人小时候都有过帮家里买粮食的经历,对那大秤砣和大漏斗印象深刻。如果赶上粮店进货,孩子们就更喜欢围观了。一辆带斗的大卡车,装着满满的、整袋整袋的米面,装卸工们一人肩扛两三袋,一溜小跑,很快就将一袋袋粮食码放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
1983年,月坛南街通达粮店,职工们正在登高码垛 北京日报资料图
再说这打油,粮店发展到后来,店里会有个专门的打油装置,营业员看过粮本后,把顾客手中的空油壶放在大油桶的桶盖上,用力按下压油机的手柄,那清澈纯净的菜籽油或豆油就被吸了上来,缓缓地注入到小油壶里。
记得当时每按下一次手柄能打1斤油,顾客买多少,营业员就根据数量不断地把手柄压下去、提上来,直到达到顾客的需求。
那时候,粮店门口常常排着大队,早上八点钟开门,有人六、七点就到了门口。如果赶上春节供应花生、瓜子、香油,人就更多了。
遇到旱涝灾害,收成不好的时候,人们担心粮食供应出现问题,也会蜂拥到粮店门口排队抢购。这种情况下,粮店就采用一种“打假垛”的方式,在四周都垛上粮食,但中间是空的,居民到粮店一看,这粮食不是挺多嘛,也就不抢了。
粮票 北晚新视觉供图
正因为那个年代粮食都统购统销,粮店几乎掌握了所有人的粮食命脉,所以在这里上班是一件特有面儿的事。有些老店员回忆,他们当时找对象都要比别的职业容易些。不仅如此,逢年过节,各个关系单位都要给粮店的营业员送东西,小到电影票,大到自行车票,甚至还有花钱都买不到的青岛啤酒票……可能这就是最早的“走后门”吧。
当然,那个年代做粮店的营业员也需要较高的素质,要求做到“一口清”“一秤准”。一口清就是营业员对于往来的账目要张口就来;一秤准就是付粮员能够快速准确地称出粮食的重量。为了检验店员的这种业务能力,市里还要经常举办相关的竞赛。
1993年,我国取消了粮票制度,两年后,国家又允许个人开粮店,这种情况下国营粮店因为跟不上市场的形势,门庭渐渐冷落,现在更是所剩无几了。
位于北新桥的同日升粮店是京城最后一家国营粮店 北京日报图
-
上一篇:两万人北京跑
下一篇:“画廊周北京”能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