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2|回复: 0

“满船尽带黄金甲”:“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揭密

[复制链接]

81

主题

3955

回帖

18万

积分

院士

℡選擇→壞ジ

积分
189084
QQ
发表于 2007-5-7 1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社阳江五月五日电(记者索有为)一九八七年八月,中国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上下川岛外海域进行沉船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艘木质古代沉船。一九八九年八月,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按照整体打捞的实施计划,今年七月左右,“南海一号”将重见天日。

  据估计,沉落于海底已有八百多年的“南海一号”打捞费用估计在一亿元人民币左右,为“南海一号”打捞出水后量身定做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需要一亿九千万元人民币的大投入。“南海一号”从前期探测到整体打捞、保护陈列的全过程,可谓“满船尽带黄金甲”。

  “南海一号”在水中的重量将达两千八百吨,水面重量将达四千八百吨,如果没有相应的起重设备,该工程根本无法开工。因此,被誉为亚洲第一吊的四千吨全回转起重船“华天龙”号应运而生。重达五百三十吨的“南海一号”考古打捞沉井日前也由广州打捞局历时一个多月设计和制造完成。

  经过专家的多次论证,整体打捞模式是对“南海一号”的最佳保护方法。步骤大致如下:一、先用精密的水下定位仪器,勘测定位沉船位置,并打下十二根定位桩;二、定制一个巨型钢沉箱(即“沉井”),使用“静压法”将沉井缓缓压入淤泥,整体罩住沉船船体及其周围淤泥;三、挖空沉井两侧区域内的泥沙;四、从上沉井底部两侧穿引三十六根方形的钢梁,形成一个封底的“钢箱”;五.、穿起吊钢丝,上、下沉井分离,并用起重船“华天龙”将上沉箱整体起吊,再放到全潜驳上;六、全潜驳起浮、拖航;七、将沉箱拖移至预先做好的“水晶宫”内。

  广州打捞局认为,打捞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钢沉井的沉放和底托梁的穿引、钢沉箱起吊这几个关键步骤,经过精心的科学计算和周密准备,目前整体打捞在技术和工艺上是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

  整体打捞古沉船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有“水下考古之父”之称的美国专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赞不绝口。

  为“南海一号”量身定做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二万五千八百四十平方米,主体工程的灵魂是“水晶宫”,“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后,将从海底平移到“水晶宫”内,供人们观赏。此种保护和陈列设计方案,在世界范围的考古类主题博物馆中前所未有。

  "南海一号"打捞全面展开 考古打捞沉井装船出运

  记者在现场看到,沉井被五百吨浮吊“南洋”号吊放于“重任二零一”驳,经过绑扎加固后,将由“穗救拖三零”拖带,预计五月八日运抵阳江海域“南海一号” 考古打捞现场。该沉井呈方形,长三十五点七米,宽十四点四米,高十二米,重达五百三十吨,是广州打捞局历时一个多月设计和制造的。

  据广州打捞局的专家介绍,“南海一号”考古打捞专用沉井属于非常规钢结构建筑,“南海一号”考古打捞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沉井来展开的。其设计既要考虑沉井自身的强度,又要考虑施工过程的变形控制;既要考虑最大限度地保护古沉船及其中的文物,还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以便沉井沉放的速度恰到好处。

  沉井的四壁采用封闭式双壁空心钢结构烧焊而成,俯视象一个硕大的“回”字,双壁之间用角钢和槽钢连接,壁厚达一点二米;在沉放之前,四壁的中空夹层部分将被填满沙子,以增加沉井的自身重量,满足静压的重力需要。

  沉井的设计除了考虑静压施工的力学问题,也考虑了穿底梁等施工方面的需要。据专家介绍,该沉井分上、下两段,下沉井高五米,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象刀刃一样,方便沉井顺利地插入海底淤泥中。上沉井的底部预留了三十六对方孔,三十六根底梁将从中横穿而过,底梁之间的缝隙将使用专用保泥板来填塞,确保沉箱中的泥沙不会外泄;上沉井顶部除了有十六个吊点之外,其中间和两头还分别设置了若干横梁,是沉井沉放时用来放置静压水泥块的。目前上、下沉井连为一体,沉井静压到位后,真正罩住“南海一号”的只有上沉井。在完成上沉井穿底梁、烧焊等施工作业之后,上、下沉井将在水底分离,装着古沉船的上沉井将被亚洲第一浮吊“华天龙”吊到事先准备好的全潜驳上,而下沉井将被留在海底。之所以将沉井设计为上、下两段,是因为沉井静压到位穿底梁时,必须将沉井两侧的淤泥挖空,这很可能引发沉井内的泥沙外泄,导致沉井内古沉船不稳;有了下沉井,就可以防止这种危险情况的发生。

  “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无论在世界考古界还是在打捞界都是首创。目前,“南海一号”沉船上方及周边多达二十五吨的凝结物已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水较为完整的各类文物有七十三套,共计三百九十件;“南海一号”考古打捞沉井定位及定位桩的水下定位工作也已完成。按照整体打捞的实施计划,今年七月左右“南海I号”将重见天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城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4-11-22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