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625 发表于 2008-1-20 17:05:54

08春节-黔东凯里走近印象图腾 龙胜梯田踏入天上人间

08春节-黔东凯里走近印象图腾 龙胜梯田踏入天上人间
-------------苗瑶百越 夜郎古国 不变的传说 最后的部落
几度走进贵州,从美酒飘香的遵义到满是矿藏的黔西,从一水奔腾的安顺到万峰耸立的兴义,从人文荟萃的玉屏到山水灵境的榕江。有万千的山岭耸峙,有无数的大川奔流,有高昂铿锵的侗族大歌,又百转千回的七孔妙境,在山与水的环抱中是侗族廊桥的幽梦,在云与霓的纠缠里是增冲鼓楼的昂扬。几度走进贵州感觉却依旧停留在对它的走近,不能达到真正的融入也许因为贵州的厚重,因为贵州承载的苦难,因为千重山,因为万道水,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因为它所燃烧的烽烟。。。。。。也许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来自山外,出生时没蹒跚的走过山路,只好做贵州的欣赏者,希望来生与贵州结一段更深的缘分吧。
我们这次的远行重点在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满是山但这里的喀斯特最典型,贵州满是水,但那里的水也绿不过都柳江。贵州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村寨,但这里的廊桥、鼓楼、戏台最瑰丽。贵州有几十个少数民族,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持(从服装,建筑,民俗,饮食)最完整传统,贵州有很多古镇,但这里的古镇是和瑞典规划合作搞的生态博物馆--其核心就是如何完整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使现有文化减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样的保护是我所欣赏的模式,我决不希望看到他成为第二个丽江或者凤凰。所以这条线路的核心在于:
A自然奇观(喀斯特地貌以及它带来的伴生地形-----深切的峡谷)龙胜龙脊梯田
B建筑特色(以廊桥、风雨楼,寨子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建筑,以会馆,总兵衙门,龙里构成的汉文化风格建筑与当地建筑的混合体。)
C服装特色(少数民族服饰的活着的博物馆,当初沈从文先生著《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考》的时候曾在这里考察一年又三个月,沈先生的断言是还有深度发掘的必要)
D其他文化景观(少数民族歌舞,饮食,饰物,风俗,明初屯守文化遗留等)
这是一次旅行,但更接近一次考察,这是一次眼睛的盛宴,但不一定是肉体的享受。感兴趣的联系头驴摆渡:13601193960QQ59474715    MSN:[email protected]
日程安排:◇ 初一晚:贵阳集合(各地参与考察的朋友在贵阳酒店集合)
◇ 初二:贵阳----凯里:今天我们从贵阳出发的时间接近中午,沿途风光主要是喀斯特地貌。贵州是中国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富集地,也是地球北纬三十度地区中碳酸盐,白云岩为代表的喀斯特典型地区。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称,岩溶裸露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3%以上,80%以上的县、市为岩溶地区,其发育类型之齐全,形态之完美,堆积类型之多,堪称全国一绝。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在贵州,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郎德苗寨:郎德寨包括上、下两个寨子,作为民族村寨博物馆的郎德上寨树木葱茏,吊脚楼依山而筑,清澈的望丰河绕寨脚而过,数十架古老的竹筒水车日夜吱呀唱个不停。
  客人接近寨门,苗家便以苗歌和米酒恭迎远客,一边唱敬酒歌,一边劝拦路酒,在三五道,甚至十二道的“阻栏”劝酒声中浓情尽显,最后到了寨门口挂着一对牛角酒杯的小楼下,身着民族盛装的姑娘或身穿古装的寨老还要双手捧上牛角酒,此时此刻客人万不可用手接牛角,否则主人一松手,一牛角酒便须由客人饮完。酒在当地民俗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郎德的酒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自成系统。
凯里酸汤鱼: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句民谚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说的就是当地人对酸味食品的偏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苗家酸汤鱼。如今,这条“鱼”早已“游” 到贵阳、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美味。 酸汤鱼在自治州首府凯里市相当盛行,目前已发展为酸汤系列饮食,如酸汤排骨、酸汤鸡等。其酸汤,一种是用米汤、淘米水加无叶蔬菜发酵而成的“白酸 ”;另一种是用西红柿、酸菜等制作的“红酸”。
◇ 初三:凯里---榕江----榕江县城:旧称古州,为贵州四军事重镇之一。由于古时贵州陆路交通极其落后,地处都柳江畔的榕江县城成为黔、桂水上交通枢纽,沿线物资集散地。故《古州厅志》称:古州城“岗峦四绕,三江萦环,襟带楚粤,为黔省东南门户,苗疆第一要区。”当时,古州有商贸码头7个,日泊货船500多只,货物年吞吐量1760吨。建有大小商号近千家,会馆8家,时人称“小南京”
三宝侗寨(沿途还有十余个寨子廊桥鼓楼):从镕江县城过了榕江大桥就是车江万亩大坝。都柳江支流寨高河流经笔架山下,连接沿河20多个大小侗寨。因河中有巨石三块,“三宝”因此得名。“三宝”侗寨绵延约有15千米,除非有很充裕的时间,否则很难一一走到。离榕江县城5千米左右可以看到一座木结构寨门,上面写着“天下第一侗寨”,这是较有规模的古榕群景区。景区由章鲁、寨头、莫堂三个村组成,共800余户,3000多人,是1958年国家民委规定的我国南部侗族侗语标准的所在地。
◇ 初四:榕江—都柳江---从江
都柳江:都柳江是一条纽带,连接起几个民族文化圈:在她的东南部是黎平、榕江和从江为中心的侗族文化区圈;在她的北面,是以雷公山为标志的苗族文化圈;在她的南面,是水族文化圈;水族文化圈的外缘又连接着布依族文化圈。而瑶族作为以“赶山吃饭”采集狩猎为主的民族,则在山脊上不断迁徙,错落点缀在上面几个文化圈中。于是,都柳江流域便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空间,一个自然与人和谐交往的区域,今天这样的区域在世界上已经很少了。1992年,以都柳江为核心的黔东南与西藏一并被列入亚洲仅有的两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最高胜地。之后,黔东南又被列入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认的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之一。
风雨桥与浪漫的廊桥:风雨桥是可以与鼓楼媲美、展现侗族文化灵性的建筑物。风雨桥,又叫花桥。侗族自古以来临水而居。为了行走便利,侗家人会在寨河上架起一座或数座桥,一般是建在寨河的下游。据说如此也可以将从上游流来的福气好运拦聚到寨里。侗家人对桥址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侗族将山脉、侗家的风雨桥,不仅可以便利交通,还可以为行人遮风避雨,因此都是“廊桥”
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增冲乡增冲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秋。该楼为木质结构,形如宝塔,双葫芦顶。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4根大柱,每根直径0•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3•6米,构成椎形方架,是鼓楼的骨干部分。距4大柱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将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柱相连,呈辐射状。一层楼上叠有数层,每层有8根短爪柱层层叠竖,直至第十一层。鼓楼顶部,还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名曰“干梗”,其工艺精细,为我国木质结构建筑中所罕见。在此层顶阁中,有一个长约3米,直径约10公分的木鼓。最顶部嵌有陶瓷宝珠尖顶,直插云霄。顶阁下面各层梁上钉有橡皮,并用大小羊桃藤捶烂与石灰拌合架瓦,十分牢固。檐阁下画有龙、凤、鱼、蟹、虾等动物图案,美丽壮观。此楼的最低层嵌有3扇大门,正中设有一个火坑,周围铺青石片。该鼓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岜(音bia)沙苗寨:岜沙苗寨位于九万大山的支脉月亮山腹地,都柳江边,距从江县城7公里,由五个自然村寨组成,共四百二十二户,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据说岜沙苗族的祖先是大迁徙时的先头部队,千百年来,这里的男子保留着长发束辫的习俗,并常年腰挂鸟枪、葫芦、牛角、砍刀,肩扛火药枪;女人则绾偏髻、插木梳,身着苗王方印图形三角裙。
◇ 初五:从江---龙胜梯田----桂林
龙胜的龙脊梯田景区:是广西著名的风景区,始建于元朝,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勤劳的瑶民正在开山种地,她向我介绍这里有七星伴月之景,七个小山尖梯田形成了七个圆心,还有“九龙五虎”,九道山梁上的梯田有如蛟龙,观赏梯田最好的时间是田里放满水,并在田间有些青苗的时候。山路颠簸,路随山转,空气清新的不染尘埃,就连呼吸的空气也仿佛全是绿。陈旧的木楼里,穿着朴素的小女孩快乐的向我们挥手,路边的古幕肃穆沉默。总是这样,在远离都市钢筋水泥的乡间,我心如此平静安定,纤尘不染,天真而且透明。这里古壮宅的风貌保持的基本上完整原始,壮族人爱干净,地上少见垃圾,密集的木楼依山而建。互通邻里,推开后窗就可以看见前面阳台上梳头的姑娘,电话好象派不上什么用场。抱着孩子的妇女,荷着锄头的老人,锈着围巾的老奶奶,岁月对于他们,悠然而又绵长,素朴的让我心悸。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既可抵达美丽的桂林,晚上要不要集体去闻名的西街酒吧玩杀人到时候大家在商议吧。
◇ 初六:桂林(解散 自由安排):桂林的资料铺天盖地,有时间仔细游览的朋友可以随意的查询,作为特色旅游我们是不把人多的地方作为我们的重点的,在这里解散只有一个理由,这里的交通方便,便于朋友们回家。好了,希望我们在一起度过一段知性的日子。愿每一个人从旅途中收获的更多。特别说明:活动报名截止时间:2008年2月2日前
A、        2月最高气温12-15度左右(有阳光),最低夜里在5度左右,注意阳光和温度差异。
B、        当地饮食以酸辣为主,做好思想及胃口的准备
C、        服装:贵州毛衣夹克 广西夹克衬衫即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8春节-黔东凯里走近印象图腾 龙胜梯田踏入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