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疯狂的石头>看刘德华的投资
刘德华可能不是香港娱乐圈最有钱的明星,但绝对是名气最大、占据第一线明星位置时间最长的人之一,而且还应该会持续很多年。这位45岁的中年人,既不是大器晚成,也不是少年得志,更不属咸鱼翻生,而是一天天、一年年、一步步地走到今天。事业成功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则是个人财富的天价聚集。刘德华从没公开过自己的财富,据说是怕被绑票,不过在最新的香港娱乐界财富排行榜上,刘德华仅次于成龙排在第二位。
最近一部名叫《疯狂的石头》的国产电影让中国的电影业着实火了一把,这部投资不到300万人民币的小成本制作,取得了超过1600万的票房成绩,被观众称作“国产电影里程碑”。一时间,进影院看“石头”成了今夏最酷的消暑方式之一。
《疯狂的石头》目前仍在热映之中,预计最终超过3000万元没有任何问题,算下来仅票房收入一块收益率便超出1000%!《疯狂的石头》的投资无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投资该片的刘德华赚了个盆满钵满。考察这笔投资的背后,刘德华投资《石头不仅仅是机遇得来,更加是一种投资理念的成功。
2005年3月,在香港举行了亚洲电影投资会,专供亚洲的年轻导演推销自己,每人一间小屋,桌上放摞剧本,等着有兴趣的投资商来挑。宁浩也带着5个剧本去“摆摊”,可惜一连坐了6天,一个剧本还没推销出去。就在宁浩准备收摊时,刘德华来了。
当时,刘德华正在做一个名为“亚洲新星导计划”的项目,要找7个亚洲年轻导演来执导6部长片,内地方面就看上宁浩了。刘德华的要求很简单,公司负责投钱,导演自己找题材,但故事性一定要强,日后也能通过审查。但是,宁浩带到香港的5个剧本,华仔觉得投资都不会很小,就问他是否有别的剧本。宁浩想起了自己写的第一个剧本,正是这部《石头》。刘德华看完很喜欢,唯一的顾虑是,觉得比较像香港剧本。在刘德华的提醒下,宁浩尽量让故事本土化,选择了以重庆的生活为背景,许许多多的角色让人似曾相识,就是在我们身边出现过小人物,如罗汉寺门口的棒棒、招待所的女服务员等。
由于这部电影的投资很少,宁浩请不起明星出演,只好找到一些基层演员出演,导演宁浩的工资也不过10万元。这些基层演员难得遇到当主角的机会,干得非常玩命,结果郭涛演的保安队长、刘桦演的道哥、连晋演的国际大盗麦克、岳小军演的小军,每个角色都演出了鲜明的特色。
从刘德华对《石头》的投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投资成功的一些奥秘: 首先,是投资最需要的是眼光。
这是一种对投资的理解或哲学。所谓慧眼识金,并不是每个人见到金子都会意识到它的价值。宁浩摆摊6天,从他身边走过的投资人成百上千,可是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他的价值,这说明生出慧眼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刘德华对这项投资考虑了三个要点:故事性强、通过审查和剧本精彩,正是基于他多年在影视界打拼的经验得出的正确理念。在证券投资中,无数的投资人在市场进进出出,其中又有多少人确立了正确的理念呢? 其次,投资需要一种正确的心态。
刘德华在谈投资这部影片时心态是很豁达的,他在回答记者是否预料到这部电影赚钱时讲:“任何一个生意,也不可能是未开始,便知道百分之百赚钱吧?我真的不怕别人说我生意失败。这次投资,我早有准备,赚到钱最好,赚不到能培育出新导演,就已经是赚了。”由此,可以看出对风险的理解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投资的必要前提,投资人在证券市场上容易犯的错误有两种:一个是没有风险意识,抱着赌博的心态做投资,孤注一掷;另一种是极端畏惧风险,看到风险便裹足不前,一有风吹草动不惜代价割肉出场,殊不知证券市场里根本不存在不冒风险的成功。 再次,要组合投资。
这是对付风险的具体方法,刘德华在选择宁浩的同时,还选择了另外6个导演投资了5部片子,从他透露的情况来看,这6部片子,只有《石头》大赚,另有两部片子小赚了一把,其它3部则不赚钱。证券投资也是一样,组合投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回避全部亏损的风险,防止一旦失手血本无归。 最后,必须关注投资对象的盈利能力。
投资者可能无法确知投资对象是否具真的能赚钱,但至少要看到用钱的人是不是真正做事情的人。宁浩固然有天生的幽默感和艺术天分,但最最重要的是他做事业的执着精神,估计这才是刘德华所真正看重的。同理,我们应当认识到,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上市公司的高管层,而投资基金则是投资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只有执着认真的团队才能为投资者带来安稳的收益。 我喜欢黑皮 呵呵,石头我非常喜欢,很生动形象 "我顶你个肺啊"这是最乐的一句.
页:
[1]